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底气足

03.02.2016  10:29

前不久落幕的中共广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再次明确,广州今年将着力推进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突出载体、产业、环境和互联互通建设,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在推进三大战略枢纽建设进程中,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是重中之重。正如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所指出的那样,广州以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为导向,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的需要,是巩固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必然选择。

广州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自有底气。来自广州市科创委的数据显示,广州地区汇聚了全省70%的高等院校、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绝大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58%的独立研究机构,还拥有“天河二号”超算中心等重大科学装置。这为广州大力实施校地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强力支撑。目前,广州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1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2家,各类独立研究研发机构148家,占全省38.44%。近5年,广州国际技术合作平台从8个增至39个,世界级源头创新与产业化活动开始向广州汇聚。仅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就落户了三星通信研究院、卡尔蔡司研究院等一批跨国研发机构,英国天祥、瑞士通标等20多家国际检测认证机构也入驻发展。

特别是去年以来,广州市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大转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十二五”收官画上了圆满句号。

十二五”收官硕果累累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这一年,广州力抓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金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孵化器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

创新创业环境持续向好。广州市场环境不断改善,连续3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首;13家企业入选美国商业杂志《快公司》中文版评选的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数量仅次于北京;在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调研评定的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不含直辖市)排名第二;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连续6次蝉联世界第一。随着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与南沙自贸试验区形成了“区域叠加”效应,为企业、创业者、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重磅科技政策相继出台。2015年,广州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导向,出台了“1 9”科技创新系列政策,内容涵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和激励、科技金融等多个方面,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全方位政策体系。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补助、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扶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扶持、科技金融补助、高新技术企业和众创空间扶持等政策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过去一年,广州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对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入库到省科技厅受理高企认定,再到正式获得高企认定,分别给予企业60万、20万、100万元的补助,科技扶持措施覆盖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等不同阶段。全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接近过去两年之和。为了激发企业创新活动,广州积极推动落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政策,市区两级财政安排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资金近10亿元,并向省推荐享受省财政补助经费近5亿元。

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州地区众创空间发展势头良好。14家众创空间在科技部备案,获批纳入国家级孵化器管理支持体系,30家众创空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众创空间试点单位。截至目前,全市众创空间达50多家,正在培育一批优秀团队和企业,有效带动众包、众扶、众筹、众智的协同发展,成为推动广州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创新创业活动如火如荼,第17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成功举办,1162个“高精尖”海归创新创业项目集中亮相;广州创客创新和广东省留学人员创业成果交流现场会召开,近50个创业项目现场路演,1000多名留学科技人员代表参加。

充分发挥科技金融杠杆作用。截至2015年底,广州地区银行机构获批6家科技支行,创新科技信贷产品30余种,为约600家企业提供银行授信80亿元,实际贷款62.5亿元。设立首期4亿元的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用于推进银行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对合作银行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所产生的本金损失给予50%的补偿,预计一年内带动40亿元、三年共计120亿元资金投入企业。

十三五”开局成竹在胸

今年是“十三五”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局之年。新年伊始,广州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一年,广州将继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在建设创新载体、引进培育企业主体、营造良好环境上下工夫,立足广州高新区、中新知识城、科学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生物岛、大学城等科技创新空间载体,推进建设广州科技创新走廊,沿珠江两岸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带,加快国家科技创新枢纽建设。重点将围绕以下工作推动科技创新:

突出一个主体(企业创新主体)。抓科技创新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抓紧建立广州市科技创新企业数据库,遴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创新小巨人,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重点。培育新增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15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00家以上。

实施两个倍增(财政科技投入、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是继续实施财政科技经费倍增计划,确保到2017年,全市财政科技经费增加到100亿元以上,引导全社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