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年看变化】那些年 我们用过的通讯工具

01.10.2014  01:38

五十年前捎口信遇乡音,四十年前投寄信盼来信,三十年前拍电报等长途电话,二十年前装电话带呼机,十年前打手机发短信,如今视频加微信。不断更新的通讯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晚上9点,高彦学一家人围坐在电脑前,准备和远在美国的儿子视频聊天。

喂?能听见吗,我能听见你……”今年已经54岁的高彦学自称通讯达人,这两年为了和儿子联系,他学了不少新鲜东西,从QQ视频到微信语音,无所不通,“现在想联系就发个微信,视频,打开就能看他在干嘛,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也能看到我们,挺好的,确实很方便。

刚和儿子说完话,高彦学的爱人冯阿姨满心感慨,这样的通讯方式,放到过去简直是想都不敢想。她小时候连发电报都是奢侈的事儿,因为发电报的详细地址、门牌、收报人姓名都算收费字数,打一封十几字的电报,就要花去半个月的工资,没有什么急事人们不会发电报,“以前我姥爷在南京当兵,然后我姥姥在河北,包括我小舅舅出生、我大舅舅结婚都是通过电报传达的。

后来,联系都靠写信。高阿姨说她每次寄信都特别小心,贴完邮票反复检查,生怕邮票没有粘紧导致信寄不出去。直到出门上学,才知道电话怎么用,“我记得那时候公用电话特别少,打长途还要去邮局排队,那队特长,信号也不好,打电话都是刺啦刺啦的,特别响。

根据资料,1978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为0.38%,每200人中拥有话机还不到一部,河北的大部分县城、农村甚至还在使用“摇把子”。高彦学记得,直到90年代初的时候,他因为下海经商,想要装部电话方便联系业务,依然是费尽了波折,“查询你的地址有没有号段,结果没有线路,找了个熟人,局长特批的,架了很多电线杆,花了6800。而且经常是接电话,给我找找谁,跑去叫人来接电话。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电话和公用电话出现,年轻人关于通讯的记忆里,更多的还是移动设备。对1979年出生的赵晓斌来说,爸爸的BB机是他对通讯工具最初的记忆。那时候腰里别个BB机还是件很潇洒的事情,甚至学校里都掀起了一股BB机风,学生们都以有一块类似BB机的电子表为荣,有的人甚至会设定很多闹铃,恨不得让所有人看见,“有一个BB机模型的表,摩托罗拉的牌子,有个特别精美的盒子。特别爱把它带在身上,比如出去逛,一听到它的声响就会立刻去看。

再后来,BB机逐渐变得寻常,梳着背头、手拿大哥大的人成为了人们新的羡慕的对象,甚至在1998年央视春晚小品《回家》中,大哥大还成为了主角,“小品音频:黄宏:这玩意儿拿家去什么派头啊,这边儿挎着我媳妇,这边拿着大哥大,乡亲们一看这绝对大款啊……

赵晓斌上高中时,邻居叔叔做生意发了财,花两万多块买了一个“大哥大”,赵晓斌经常看到他把“黑砖”一样的手机拎在手里,用特别大的声音接电话,“大哥大,长得跟板砖一样,移动电话移动着接,为了使这个电话信号好,这个人不断变化着位置。

技术总在发展,手机外形越来越轻薄,功能越来越强大。到2012年底,河北省电话用户总数达到6720.8万户,手机上网人数达到了2195万人。从简单的黑白屏到智能机触摸屏,如今的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高彦学已经习惯了睡前用儿子淘汰下来的iphone玩两局斗地主。

赵晓斌则盘算着,明天在手机上团购一顿饭,和朋友们聚聚。(河北电台记者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