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思想 建功新时代——我校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18.09.2018  17:48

2018年暑期,师大学子们过得充实且富有意义,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挥洒青春、热情似火,用镜头洞悉社会,用纸笔记录国情,用知识服务基层,用真情温暖民生,用智慧和才情演绎着精彩的实践故事……

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拥抱新思想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力求突出重点,显示优势,立足河北,辐射全国,共组织了30支校级重点实践队,168支院级集中实践队以及829支自主集中实践队,其中8支队伍被遴选为团中央“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全国专项实践队。此次实践采取校、院级集中组队与自主分散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约一万多名师生奔赴河北省乃至全国各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各实践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省情民情调研、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开放40年社会调研及专业实习实践等六大专项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在社会实践的舞台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

青年大学习·践行新思想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校“青年大学习”活动,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校院两级组建了多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深入校园、企业、军营、社区等青年密集的场所,广泛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面对面宣讲交流,积极宣传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走革命圣地,传承红色文脉”实践队立足学科优势,高举红色旗帜,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西柏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担任纪念馆讲解员、在希望小学义务支教、开展“见证西柏坡改革开放四十年”口述史调研、“十九大精神”宣讲会等活动被省市多家媒体详细报道。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星火宣讲团以“推进乡村教育新理念,促进青年理想新发展”为主题,深入保定市唐县开展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宣讲团围绕新思想开展了多场理论宣讲,为青少年深入浅出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高考改革专题宣讲和新式课堂教学实验,将新高考政策送到基层,将新时代教育理念融入农村课堂;教育改革调研深刻体验了新时代农村课堂的新变化,积极为农村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百乡千村万里行”实践团队为学习传承老革命、老党员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作风,团队成员返回家乡在全国各地寻访“最美党员”,这也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连续第三年开展此项寻访活动。从农村党支部书记到居委会主任,从任教几十年的基层老教师到退休老干部,从社区民警到科学技术骨干,队员们在追寻党员前辈优秀事迹的过程中,更加增强了青年一代“不忘初心,传承使命”的社会责任感。

校团委团学活动指导中心社会实践队在保定易县开展了以“适应大学生活·绽放青春光彩”为主题的准大学生教育服务活动。实践队员们通过宣讲生源地助学贷款、大学生参军入伍、高校奖助学金等各项政策,以及新生入学防诈骗、新生人际关系适应、新生专业课学习等多方面知识,助力当地准大学生们提前了解和适应大学生活。

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追寻初心,砥砺前行”实践队分为4组分别前往河北各地进行实践调查,切身体验美丽河北建设过程中我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发展。在保定顺平,同学们深入了解顺平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努力与发展;在石家庄及其周边地区,调研小分队走进居委会、村委会,围绕“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问题研究”开展调研,并完成初期调研报告。在古城正定,实践小分队追寻历史遗迹,收集相关资料,梳理历史脉络,为今后调研打下基础。

我校“青马工程”第13期、14期培训班实践队以“时代强音·美丽河北”为主题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调研专项活动。各实践队员立足家乡,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通过深入挖掘与改革开放相关的身边事、身边人,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专项走访,观城乡新貌、看身边变化、听亲身故事,切身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性成就。

除上述校院级重点实践队外,全校还有120余支自主集中实践队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把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种实际问题作为实践内容,在家乡开展多种参观走访、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实践活动。如汇华学院新青年暑期实践队在承德南沟村大讲堂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建设美丽乡村的宣讲活动;生命科学学院多支实践队前往石家庄市多个社区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等;商学院多支实践队深入全省140余个红色革命旧址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开深度调研活动,在了解革命文化中感悟红色精神,收获知识经验;新闻传播学院的实践队深入保定老城区、石家庄等地进行采风,用镜头追寻改革开放以来存留的历史故事和时代印迹,深刻感受民生变化。软件学院分散实践队在唐山市以“看唐山变化,谈改革成就”为主题,对环境变化、旅游发展、震后重建、教育事业以及工业发展进行调研。同学们在行走课堂中积极拓展思政课理论学习内容,将个人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着力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青春助力脱贫·改革振兴乡村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见证了中国从贫穷到小康、从落后到先进、从闭塞到包容的发展历程。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校围绕环京津贫困带,重点选取一些精准扶贫村庄,结合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重点开展农技培训、科普讲座、互联网+智慧乡村、土地规划、旅游开发、环境美化、文化展演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为我省脱贫攻坚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校学生会社会实践队在张家口宣化区黄家梁村助力我校扶贫工作组开展工作,深受当地百姓好评。墙绘组对村中的部分墙面进行国家扶贫政策宣传标语和系列漫画的绘制美化;授课组对村里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课业辅导;村民生活状况调查组在领队老师的指导下对村民的生活状况做具体调查并归纳整理生活档案。

软件学院“追寻足迹·不忘初心”实践队深入阜平县平石头村对村民近年来生活变化进行实地调研。经过调研,队员们深切地感受到在京东的帮扶下,平石头村的互联网电商与种植业实现了良好的结合,木耳、核桃、蘑菇等农副产品转向线上平台销售,拓宽了销售渠道,这种扶贫是一种“授人以渔”的形式,为平石头村带来了可发展的机遇,也为其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信息技术学院实践队深入我省石家庄市赵县北李家疃村开展“互联网+”与“智慧乡村”的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当地村干部、村民,宣传有助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物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从而将互联网+智慧乡村精准扶贫政策进行推广,带动更多农村基层了解物联网以及电子商务技术,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之中。

校红十字会暑期实践队立足实际,切入社会热点,在石家庄正定县、南栗村、于底村等村庄展开了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社会问卷调查了解农村民众对献血知识以及禁毒防艾知识的了解程度,并针对群众认识上的偏差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实践队全体成员表示,这次实践是对爱与奉献的又一次深刻感悟,将用实际行动积极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

生命科学学院实践队在承德平泉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精准助力农民生产,促进当地香菇种植业发展。队员们进入菇棚,帮助农民进行戳菇作业、采收实验田和鉴定品种等一系列工作。队员们纷纷表示,能够结合专业知识为农民做实质性的志愿工作,既锻炼了能力,也收获了知识。

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专业特色,发挥资源优势,组建了实践队在保定黄郊村帮助村民维修电器,开展互联网知识普及宣讲活动,组织部分青年村民开展电商培训活动,深入农户开展互联网使用一对一教学活动,帮助河北省驻黄郊村扶贫工作队完成了169户贫困户建档立卡的登记工作,得到了驻村扶贫工作组和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商学院组建改革开放四十年河北省典型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调研队,在保定易县太平峪村深入了解当地土地制度变迁情况、当前农民对家庭承包经营制认知状况、改革诉求及未来制度走向的期盼与要求等。实践队员们通过现场访谈和记录学习,对土地制度变迁调研有了更加科学而完整的认识。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实践队“以小区域生态改良的研究”为主题在石家庄太平河流域开展实践。实践队员结合自身所学地理专业的相关知识,调研太平河近年来的环境变化和环境治理情况,总结太平河生态治理的先进经验,为其他进行生态改良的地区提供借鉴。

旅游学院实践队以“助力发展探索古运河沿岸旅游文化”为实践主题,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博物馆、遗址,走访居民等等,对大运河沿岸旅游资源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对改善大运河旅游文化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在我省各地,220余支自主集中实践队根据家乡就近原则,深入扶贫开发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村等,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送技术送服务,送关爱送温暖,为精准脱贫贡献微博力量。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扶贫攻坚服务实践队在涞源县东团堡乡西团堡村开展扶贫政策宣讲;新闻传播学院“青春梦”文艺小分队在邢台地区举办多场文艺展演,开展艺术帮扶;历史文化学院走进灵寿县开展田野调查和口述史研究,了解故城故事,体验历史文化,感受国情民风;音乐学院“爱心千里行”实践队在遵化市建明镇帮助村委会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大清洁,集中清理村庄街道、粪堆垃圾、卫生死角等,为村庄的美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缘梦实践队在涞源县走马驿镇马跑泉村开展的暑期实践活动受到了当地百姓的高度好评。在实践中,队员们以践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实践本色,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培养团队协作的合作精神,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树立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为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发挥师范特色·服务基层教育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我校师范类专业优势,确定了一批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乡村、社区、学校等地作为集中服务地点,组织多支实践队重点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服务内容,切实为省内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服务。

文学院“春风化雨”实践队赴张家口市崞村镇辛家庄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实践队将“推广普通话”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切入点,先后举办了“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主题升旗仪式、“人人通”推普脱贫专项培训会、“推普日”专项活动,帮助村民革新观念,为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贡献积极力量。队员们还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当地学生进行国学支教、作业辅导、素质提升、文艺演出等活动,用点滴行动助力教育下乡、文化下乡。

教育学院“友福童享”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开展为期13天的实践。实践队围绕福利院儿童日常生活辅导以及儿童心理健康维护展开实践。通过制作玫瑰花、拇指画、软塑、撕纸、绘画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通过团体心理辅导、量表问卷调查了解每一个孩子整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物语航模科创实践队在邢台威县针对小学生开展航模科普教育,以科普教育助力基层农村教育,为基层农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同时,围绕农村教育问题展开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农村教育现状,分析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体育学院扬帆体育魂实践队在张家口宣化区立足专业优势,教授水泉小学学生武术、健美操、花样跳绳等体育项目,引导当地村民如何正确的进行体育锻炼,科普体育有关常识,树立体育运动新观念,培养了当地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传递体育精神。

音乐学院“音爱前行·聚力青春”8支实践小分队分别赴张家口、承德、保定等地开展音乐支教活动。开设了合唱分声部学习、民族音乐鉴赏、基础乐理学习、钢琴听音、理论宣讲等课程。活动中还结合了与音乐有关的小游戏,如数节拍游戏、击鼓游戏、顺口溜语言训练等,使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强对音乐节奏、旋律的学习,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外国语学院“冬傲崇礼”实践队在张家口崇礼县开展外语文化支教活动。实践队员们走进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让传统文化、冬奥会知识和多语种日常交流用语进课堂。实践队还对当地外语专业服务团队进行指导,并签订了长期培训协议,用实际行动助力冬奥会文化工作。

生命科学学院“助力奉献雄安”实践队在雄安镇马蹄湾村开展了“暑期特色课堂”活动,“生物课堂”“白洋淀生态”等特色课程收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同时还开展了以“鸟类”为主题的特色课程,展现生物学科的神奇之处,灵活创新的教学方式给当地学生带去了不同的课堂体验。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物语伦比实践队在王家庄村开展了义务支教活动。实践队开设了趣味实验课,展示了关于浮力、压强、光学等物理知识的相关实验,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发现物理、学习物理,培养了物理科学兴趣,提高了自我动手能力。同时还开设了健美操、跆拳道、篮球、声乐、舞蹈等才艺类课程,更好地锻炼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同时,我校近400支自主集中实践队不畏高温酷暑,在太行山腹地,在我省多个贫困村镇,积极开展支教活动,以实际行动奉献基层教育。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实践队在邢台市临西县东留善固村玉兰实验学校开展艺术支教活动;美术与设计学院实践队来到河北美术学院附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那里的孩子带去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艺术课程;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以“非遗产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主题,实地考察藁城宫灯研发中心并面向中外学生开展宣传讲座,弘扬传统文化;附属民族学院翼遥·情暖雄安实践队走访了雄安以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的情况,对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为孩子们开展募捐活动,号召更多的社会人士来关爱留守儿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实践队在邯郸市北乡义三村开展“教育脱贫”社会实践活动,将爱心与知识传递给那里渴望知识的孩子们;新闻传播学院实践队员在保定顺平县走访了多户留守儿童家庭,为孩子们送去了文具、书本等;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募集到的1460册图书捐至三峪村图书室和三峪村小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三峪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农村教育挥洒汗水,为农村基层贡献力量,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正如一位实践队员所说:“我们愿意做孩子们夜行中的星星,点点星光为他们指引方向,也许我们的奉献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全体实践队员愿意携手助力他们远行。

除集中组队社会实践外,我校一二年级学生还利用暑期时间,深入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散参加了以业务实践、政务参访、岗位见习、学习交流、生涯访谈、分享传播等为主要方式的实习活动。部分学生利用暑期深入调研相关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人才培养建议以及专业需求情况,进一步拓展我校就业市场,提升我校知名度及影响力;还有部分学生走访了杰出校友,采集校友事迹、聆听奋斗故事、撰写访谈记录,搭建了学校与校友联系平台;部分新疆籍学生利用暑期返乡继续开展“回乡发声亮剑宣讲活动”,以宣传民族团结、民族互信和去极端化为基调发声亮剑。广大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在实习实践中坚定了理想信念,锤炼了过硬本领,培养了良好作风。

为了扩大实践活动在校内外的社会影响力,校团委建立了实践信息员联络机制、微博平台实时互动机制和实践新闻即时报送机制。活动期间,校团委共撰写印发了9期“实践活动简报”,阶段性总结实践情况、实践心得及调研成果;官方微信平台共推出130余期“实践快报”,用丰富的图文及时跟进各实践队的情况;官方微博平台围绕社会实践话题互动2万余次,多种媒介全面做好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合力营造活动氛围和舆论声势。同时,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燕赵都市报、新华网、今日头条及部分地市电视台等校外新闻媒体对我校师生的实践情况进行了120余次深入报道,校内外共同汇聚发出“师大青年服务社会”的时代声音。

近年来,我校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育人功效,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在基层土壤中放眼社会现实、体察民生民情、把脉时代发展。我校每年参与社会实践的总人数均突破一万人,实践队总数也呈持续上涨态势,实践队员们把青春激情和活力集聚为深入基层、深入实践的正能量,真正在社会实践大舞台上经受锻炼、收获真知。学校连续多年被授予“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真正把“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成为我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青年师生服务基层的重要载体。

(供稿:校团委;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