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的恒久魅力

24.01.2017  13:09

扫房子、磨豆腐、贴窗花这些传统年俗,如今依然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延续。

春节”被老百姓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当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喜庆的春联贴起来、琳琅满目的年货摆出来、炖肉炸豆腐的香味儿飘出来的时候,“”就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个古老的节日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文化符号?它又承载着多少传统的民俗和情感呢?

□刘绍本

过年啦!”“过年喽!”每年的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华夏儿女都十分看重如此动心动情的时光。

古时所说的春节,意为春天的节序,曾指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有时则泛指整个春季。至汉武帝时,落下闳、邓平等创制了“太阳历”,才明确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史记》、《汉书》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亦始也),并为农历的新年。辛亥革命后,全国采用农历纪年,以阳历元月一日为新年节日,以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按照流传已久的干支纪年方式,以及当年的生肖属相,2017年春节开始的农历这一年,恰逢“丁酉”鸡年。人们仰望着祖国版图好似雄鸡高吭的景象,祝福着我们的华夏之帮和各民族儿女大吉大利,物阜民丰。

”的由来

什么时候过年?怎么个样子过年?这可不是谁一下子说了算的。大年的由来,溯源久远。

一说是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远古时期,“”本是一种祭礼 。人们常在冬日将尽时,用猎获的禽兽举行大祭,以祈福求寿、避灾还祥。古代“”字与“”字相通,“腊祭”即“猎祭”,所以就把年终岁尾的那段时光,称为“腊月”。《礼记·月令称》:“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

另一说是源于农耕社会,一年四季农事完毕,为报答天时恩赐而举行的欢娱活动。过年就是祝贺丰收的喜庆日子。《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还有一种民间传说,说“”是个怪兽,个子高,饭量大,在腊月三十晚上来顿饱餐,几乎能吃掉全村的孩子大人,所以老百姓这时都要放鞭炮、敲锣打鼓、点灯笼,意思是把灾害连根驱走、吓跑它,从此过上吉祥舒心的日子。

这样说来,从祖先开始算起,中国人过年的活动,恐怕有数千年的历史了。“红红火火过大年”早已成为人们追求吉祥、安康、和谐、幸福生活的一种象征和体现,成了亿万辛勤劳动者的“精神加油站”。人们在传统的民俗活动当中,找到了年的欢乐,而且逐渐成为习惯和俗常。过年“”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日子高潮。逢到年节,不必旁人提醒,奔家而去无疑。

说来,与平民大众息息相关的年俗文化,真是挺有意味的,竟能焕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究其缘由,大致如下。一是欢乐持久,节庆时间绵长。“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二是内容丰富,样样乐无穷。除了与天地和祖先对话之外,娱神也娱人。除夕之夜已成为各家各户除旧迎新、举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亲情年会。三是诸事都有讲究,俗常活动里有故事。所以年轻人过个年,能听到一大堆“老理儿”,规矩里还带着许多“禁忌”,增见识,长学问。那么,具体些说,年俗的魅力都展现在哪些方面呢?

忙年”的喜悦

俗话说:“年前年后,忙个溜够。”要说过年的准备事项,实际上进了腊月,迎年活动便着手进行了。那股费心劳力的热闹劲儿,持续不断。到了腊月下旬,更是逐日都有“规定动作”,除了祭天送神之外,就是准备美食、清新环境、整理个人卫生。“二十四,扫房日”,似乎成了众口相传的铁打约定,早年许多地方还有这样的说法:“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就是要“干干净净过大年”。许多农家还把多日未细擦拭的桌柜,搬到当院冲洗晾晒;房角屋檐都要掸灰扫尘,然后在白净的屋壁上挂上年画,在明亮的窗户上贴牢剪纸窗花。当然,春联和大小福字、门神和挂笺等也在此时准备停当,单等吉庆时刻贴出,家里家外,欣喜一片。至于个人卫生也得讲求,年前得沐浴且沐浴,还说“剃剃头,刮刮脸,有头倒霉也不显”。大人孩子也都盼着“穿新衣,戴新帽”。《白毛女》舞台上,躲债七天的杨白劳,归家时也不忘给闺女买回二尺红头绳,对着镜子扎起来。

忙年”时的重要内容,便是准备过年的吃喝。旧时的大户人家,早就指斥着下人“彻夜地煮福礼”。这场景在鲁迅笔下的小说《祝福》里、在祥林嫂的身世中都可以见到。而广大的平民百姓,也总想在“大年下”过上不同寻常的日子,争取应得的“口福”。那“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不是空口白话说的;“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也是要努力照办的。

在北方农村,除了要“赶年集”置办些年货外,有许多美食都是自己动手制备的。比如磨豆腐、漏粉条,还有蒸豆包、做花馍,都显示了不凡的匠艺。动静较大的是“杀年猪”,邻里乡亲分割肉块,炖菜美餐,真叫管饱解馋呢。连日的忙碌,掩饰不住收成的欢乐,更增长着生活的自信。

过年”的温馨

欢度春节的节点、喜过大年的高潮,就在除夕之夜过后的正月初一。

首要的便是大年三十晚上的这餐团圆饭。远游在外的儿女们,“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跨越千山万水返家相聚的时间底线,也就在赶上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上。唐诗“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佛,醉坐合声歌”(张说《岳州守岁诗》)简直是“春节联欢晚会”的古代版了。旧时除夕夜,开餐前要祀先,全家长幼毕拜,然后方能聚坐食饮,煮饺子,品菜肴,“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在此浓浓的亲情之中,引人思考的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这成了民族血脉传承教育的良好契机。宋人对此更有详细记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欢度此夜过后,在鞭炮声中起“五更”,便是初一元旦,开始在乡亲邻里之间拜年了。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平辈间拱手致语即可,熟人新年相见,必须以“新年好”、“添丁发财”、“如意吉祥”之类的话语为祝。过去村里有些“穷大辈”,在祝拜中拾回了尊严;亲朋好友间曾有差池和龃龉,在对拜中收获了和谐。新春之喜,一拜值千金。它凝聚了民族心,支撑着家国生生不息、代代坚强。

正月初一开始,过年的红火热闹劲儿便爆棚了。除了庙会上民间技艺十分抢眼:吹糖人、画糖画、大米刻字等,还有戏台上的京剧与地方戏的演出,戏码都那么吉祥喜庆,锣鼓点敲得十里八乡可闻。尤其是走街串巷的行走“花会”,让村里乡亲拥挤在门前道路两旁,两眼看不够:舞龙舞狮,武术秧歌,跑驴旱船,高跷挑杆,二鬼摔跤,抬花轿,霸王鞭,推小车,锯大缸,抬皇杠……几十种“绝活”使人目不暇接。

正月里,有的县区还专门举办“鸣鼓节”,扇鼓、背灯挎鼓、各路战鼓一起打奏起来,羲皇圣鼓和常山战鼓都有传说伴随,据说当年赵子龙就是以鼓声吓退司马懿十万大军呢。而武术表演,上场的拳路齐全,这个村的随手拳、洪拳,那个村的太祖拳,都能彰显一番神功。

这些享年的欢娱 ,正月初几闹翻了天,也许直到元宵灯会结束,才肯歇息,意犹未尽,只待来年。

祈年”的热望

不错,这“祈年”二字,就是北京天坛那座圆穹拱顶的殿名。清代时候,每年农历正月,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 ,祈求年丰。其实早在《诗·大雅·云汉》篇章就有记载:“祈年孔夙 ,方社不莫。”各地民间在欢庆佳节时刻,几乎各个重大环节,都融有敬祭上天的至诚,恳盼大自然能够降予吉祥,不致招引灾祸邪恶。到了正月之中,各地敲锣打鼓迎接各庙神像、巡游街镇、祭祀拜祝,以求来年丰收。过年的欢乐中,人们没有忘乎所以,而是早做打算,求得来年发展的兴旺。

年俗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深厚的文化传统,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我们在鸡年初始,撸起袖子干起来,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这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得春节的年味愈加浓郁,给人们提供更加完美的精神指引。我想,这样过年,才算真有意味呢。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