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 “三零”模式助力贫困户拔“穷”根

14.09.2017  08:52

  □记者 杨金文 通讯员 姚桂珍

  编者按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省各地特别是广大扶贫攻坚的一线干部群众锲而不舍狠抓落实,集中力量破解瓶颈,扎扎实实攻坚克难,用情用心精准帮扶,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效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近日,长城新媒体集团派出骨干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聚焦省内扶贫工作队、致富带头人、重点帮扶对象,发扬“走转改”精神,抓特点,找亮点,实地采访鲜活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充分运用全媒体报道手段,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温度、接地气、带露珠的报道。即日起,长城新媒体集团报网微端在“喜迎十九大”专栏中开设“精准脱贫一线行”子栏目,陆续刊发这组报道,敬请关注。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9月12日一早,记者驱车百余公里来到平泉市卧龙镇绿河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区。一眼望去,一座座现代化农业园区鳞次栉比,食用菌大棚里,菇香四溢。

  在一座现代化菇棚里,记者见到了种植户王占成。走路略显不便的王占成正在通风、放氧、浇水,仔细管理着即将出菇的菌棒,十分忙碌。听说记者来采访扶贫工作,老王拉住记者的手说:“我可要把一肚子感激的话好好说道说道。

  “去年我管理得好,出了5茬菇,纯收入4.7万元,今年我又领养了2万棒香菇,年底估计突破5万元没有问题。咱终于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了。”王占成的脸上笑开了花。

  对于王占成一家而言,5万元可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的日子终于有了盼头!”一旁帮忙的老伴满是喜悦地说。

  52岁的王占成家住卧龙镇八家社区,10年前不幸患了脑出血,不得已接受了开颅手术,随后妻子又患上了类风湿,常年服药,家里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外债,老两口日子过得非常拮据。

  “那时候,真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王占成的妻子说到过去,哽咽了起来。百般无助中,2016年4月,夫妇俩的生活迎来了转机:他们成了社区里精准扶贫的对象,一项项优惠政策也随之而来。

  “国家的政策非常好,不让我花一分钱就能参与食用菌生产,可是我既不懂技术又不会经营,能赚到钱吗?”王占成犹豫不决。

  贫困农民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普遍有“三大顾虑”:一是没本钱,缺少资金投入;二是缺门路,不知发展什么产业;三是怕失败,缺少致富的勇气和信心。

  在扶贫干部的再三讲解和鼓励下,王占成通过“政银企户保”平台办理银行贷款5万元,以此作为担保,按照每棒2.6元的成本价从合作社“赊购”了2万袋菌棒,加入到绿河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区,开始从事起食用菌生产,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将自己的债务还上近一半。

  困扰王占成的问题同样也是其他贫困户最大的顾虑。“有资可融、有股可入、有工可作、有红可分、有鱼可网”,才是让贫困农民获得最大收益的关键所在。

  平泉坚持把贫困农民能否真正参与产业发展、是否有真正的收益作为产业扶贫的第一考量标准。针对普通农民特别是像王占成一样的贫困户普遍缺资金、缺技术、怕风险三大难题,全市上下大力发展壮大以30年精心培育打造的食用菌为主、设施菜和林果产业为辅的“一主两辅”特色扶贫产业。

  平泉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创新探索提出了投入“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的“三零”产业扶贫模式。由政府整合政策资金或以贫困户土地承包权入股等方式作为资本,投入到带动力强的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直接参与产业经营,使贫困户摇身变成生产“得现金”、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金”、土地流转“获租金”的“四金”农民。

  在经营过程中,引导推广“龙头企业+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与贫困户结成利益联结体,承担产前投资、产中技术、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确保贫困户利益。同时,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支持、资金帮扶等系列举措,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在贫困村建设扶贫产业园区,让贫困户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难”问题。

  目前,平泉市设施菜年产量达到80万吨,产值35亿元;林果面积达到100万亩,年产量20万吨;特别是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达到5.6亿袋,产量52万吨,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县(市)级第一位。

  目前,平泉市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1275个,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85%,每年带动1.5万人口稳定脱贫,建设“三零”产业扶贫园区80个、8500亩,直接吸纳全市贫困户3000余户,真正让贫困户广泛参与到产业项目中去,确保把“输血”转换为“造血”。

  平泉“三零”扶贫模式,在脱贫攻坚路上正越来越明显地发挥着推波逐浪的作用。到今年底,全市19108个贫困户、31990口贫困人口将实现全部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