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涛:希望学校之窘境罪在“教育产业化”
始建于1993年的山西大同希望学校,是我国第一所贫困失学孤儿学校,招生对象为孤儿及贫困家庭的孩子。该校自建校以来,以往所有在校生均享受读书、住宿、饮食、服装、医疗等费用全免的待遇,甚至包括洗衣服、缝补衣裳、理发等;逢年过节,学校还会为学生发压岁钱。2001年底,在校生从建校时的200余名飙升至1818名,生源遍及全国。然而,时至今日,出现了建校以来第一次“零招生”的窘况。目前,在校生只有42人。面对生存窘境,学校还登报求助。(11月9日澎湃新闻网)
希望学校频频传出生存窘境,在现下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闻了。需要说明的是,大量希望小学出现维系困境,多发生在偏远山区和落后农村。这其实并不难想象:一是,义务教育得到了普及,更多的地区建起了可以免费上学的公立学校;二是,随着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贫困人数相对减少,真正因贫困而导致失学的家庭也越来越少;三是,城镇化让大量孩子随外出父母乔迁到城市就读。但是,以上原因显然并不都能解释大同希望学校的没落。
对于大同希望学校,除以上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必须要注明——学校的维系资金遇到了困难,学生福利被大幅削减。而在前些年,大同希望学校,是完全公益的一所学校,甚至于在捐助企业效益好的时代,还让学生达到了“吃穿住用行”全部免费的“共产主义阶段”。只是近几年,随着煤炭市场的萎缩,赞助企业效益出现下滑,学生“福利”逐渐被削减,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大大降低。
但是,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在于此,而在于近十几年以来无所约束的“教育产业化”。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育成为了一种产业。而在“教育产业化”背景之下,学校与学校之间,不再是公平或平等的关系——在哪里上学,也便成了一个重要命题。在一些高大上的学校上学,既是有面子的事,还是有里子的事,既能说我毕业于某某学校有了自豪和光荣的感觉,还能在高质量的教育中受益终生。也正是因为学校与学校之间有了这种比较,出现了名校与普通学校之分,才出现了学生“用脚投票”的情况。
大同希望学校,尤如一份公益套餐。但这份大餐,还不足以称为一份荤素搭配合理、色香味俱全、营养能量为学生量身打造的丰盛套餐。更加上,众多家长和学生都在谋求进入贵族学校、名校和超大校进行就读,选择一所完全免费的学校容易被人质疑为“虽然免费,但教育质量不如其他学校高”之类。同时,在现在这个越来越不缺钱的当下,如果学校办学没有特色,仅仅靠免费、公益来吸引人,只能面对越来越大的招生压力。
“教育产业化”,让“免费”二字,不再具有吸引力。而“教育产业化”,也让当下的学校出现了优胜劣汰。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始终不能保证公平原则,决定了一些学校注定会被家长和学生抛弃,而一些学校注定会受到青睐。
客观来说,希望工程作为一项慈善或公益事业,它只应该存在于特定的社会时期。即公共财政投入不足、《义务教育法》不能完全保证实施、乡村尤其是偏远地区中小学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时期,才会出现这样一项公益工程。但即便如此,那些已经建起来的学校,也至少应当按“就近入学”、“按片划分”等原则被教育部门统一收编管理。而不应该坐视这样的带有底蕴和象征意义的名校沦落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