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29师】王硇村:最坚固的堡垒村
河北广播网报道(记者杜岩卿 陈光)王硇村位于沙河市太行山深处,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抗日战争时期,王硇村因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日伪军始终不敢贸然侵入,被誉为129师“堡垒村”。
王硇村四面环山,异峰突兀,沟壑纵横,地形十分险要。村子里至今还保存着130多座明清时期建造、融合南北建筑风格的古石楼。与太行山东麓其他村庄不同的是,凡建在十字街口的楼房顶端都建有古堡式碉楼,碉楼户外墙体上都留有或圆或方的瞭望孔。另外王硇村的街道没有直的,超过30米长就要拐弯,设计的像迷宫一样复杂。抗日战争时期,正是这些独特的设计保护了村子,使日本侵略者始终不敢进入王硇村。沙河市原史志办主任冀彤军:“抗战年代这个地方日本兵没有进来过,在最开始来过一次还不是日本兵。刚刚抗战爆发的1937年的秋天,国民党在前线跟日寇抗战打了败仗,有一伙国民党的溃军跑到这想抢掠,来了一个侦察员,来了以后迷路了。当时(村民)一看看着了,把他轰出去了,从此往后他不敢来了。”
走在王硇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八路军129师与抗日机关当年居住过的石楼宅院。冀彤军说,在王硇村住过的八路军高级将领可不少,“朱德、刘伯承、邓小平、李德生、杨秀峰、宋任穷、聂荣臻、新十旅旅长范子侠,范子侠牺牲前就在这个村。”
邓小平同志在王硇村虽然住的时间并不长,却留下了许多关心八路军战士和王硇村民的感人故事。冀彤军:“当时在这个地方,邓小平在这个碾子上面和老百姓推米、磨面,了解民情。挨着这有个白庄,当时独立营二连正在白庄修整。邓小平到那看,掀开锅,问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受不受苦。当时吃糠咽菜,独立营战士确实生活非常困苦,吃的小米里头有沙子。邓政委一尝,有沙子,说沙子不能吃。”
1942年2月12日凌晨,129师新十旅司令员范子侠在王硇村附近与日寇遭遇。在激烈的战斗中范子侠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年仅34岁。因为范子侠生前常驻王硇村,与王硇村群众有着特殊感情,所以牺牲后遗体被存放在王硇村王姓家庙两个月时间。王硇村民日夜轮流站岗放哨,保护烈士遗体安全。范子侠的孙女范蔚:“王硇村到现在那些老人还会唱赞美我爷爷的歌。一个老人家,到现在还有我爷爷的毛笔呢。”
抗日战争时期,王硇村由于地处河北与山西的交界处,曾长期作为沙河县抗日交通枢纽站驻地。历任地下交通站站长曾将从敌占区获取的情报转送到驻涉县的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或驻沙河县蝉房、王茜一带的中共沙河县委机关。有时候,交通站人员也担负着护送从西山抗日根据地过来到京汉铁路以东敌占区开辟地下工作同志的重要任务。原交通站站长刘锁成就亲自护送过宋任穷等首长。冀彤军:“宋任穷从西边的抗日根据地过来,在这住了一晚上,他要去开辟京汉线以东的工作区。这个交通站的站长叫刘锁成,护送。到我们这是三道封锁线,过第二道封锁线的时候,日本的飞机过来了,轰炸。轰炸的时候刘锁成就把宋任穷扑倒了,掩护宋任穷。刘锁成到临死之前,头上还有个疤瘌。”
抗战年代的王硇,不仅是革命的堡垒村,更是支援抗日的先进村庄之一。“在抗战年代王硇村总共有400人,大的小的老的少的400人,男的200人,其中就有60人参加了抗战的队伍,其中20人血洒沙场,被民政部命名为革命烈士。其中邓小平、刘伯承亲自授予的匾牌就有两个,这里面立功的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