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市场冷清 挂钩股市产品预期收益超7%
随着股市持续火爆,挂钩股市的银行理财产品多了起来。相比非结构性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在5%至6%徘徊的水平,该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往往超过7%,个别甚至超过10%。不过,这类产品结构复杂,并不是股市越牛越赚钱,需要关注其具体收益设计方式等产品信息。理财师建议,有风险承受能力、有相关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挂钩股市的理财产品;在投资过程中,最好将资金分散配置,例如一部分资金投入挂钩股市的银行理财产品,另一部分资金投向货币基金、稳健型理财产品。
《存款保险条例》将于5月1日起实施,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对于普通储户来说,曾经的隐性国家兜底变成了有额度的保障。尽管短期内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很小,但除了存款之外,那些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银行代销的保险、基金、信托等产品,以及投资者在银行证券托管账户中的钱,将不计入存款保险之列。那么在银行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是否在存款保障中呢?一家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就算承诺了本金和收益,肯定也不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内,通俗点说,“银行都倒闭了,它的承诺肯定就无效了。”
在银行理财收益率下滑的同时,银行理财市场的改革也在加快。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只是时间问题,参照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模式,基金化运作、结构性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产品回归资产管理本质的出路。基金化运作模式也称为“净值型”模式,产品无预期收益率,实行定期开放,定期披露净值,投资者可按净值进行认购与赎回,并根据开放日净值,计算上个投资周的收益率。由于净值型产品具有波动特征,投资者选择时会面临更大的困难,相比过去单纯比较预期收益率的方式将更加复杂。
一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显得相当冷清,收益率一直在5%至6%之间徘徊。在降息大背景下,业界普遍判断,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行情会有所降低,逐渐下调是大势所趋。据相关网站统计,3月30日,在售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1%(含)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15款,其中,预期收益率在7.5%以上的有4款,预期最高收益率为8%的有两款。一季度末时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普涨行情已不再现。可以预期的是,季末银行理财收益率普涨盛况或成为历史。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银行理财产品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5.12%,较上周下降0.12个百分点。除15天至1个月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微升外,其余各期限理财产品周均收益率均有所下滑,其中8天至14天期限理财产品周均收益率跌幅最大。从发行银行分布来看,各期限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产品分别来自平安银行、德阳银行、端州农村商业银行、江苏银行和华夏银行。本周高预期收益率理财产品多属中小银行,且收益类型多属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其中,德阳银行发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以5.5%的预期收益率夺得了15天至1个月期限第一的位置;而华夏银行的一款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以7.2%的预期收益率居12个月及以上期限产品的首位。(本报记者 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