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故事:一位94岁高龄抗战老兵的记忆

11.08.2015  13:21

距离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抗战老兵这一光荣群体再次走进我们的视线。如今,这些抗战英雄们都已进入高龄,他们也曾拥有青春岁月,只是这样的青春,一直都在为和平而战,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来听听他们的青春故事。

94岁的王永怀是江苏沭阳人,因为刚刚生病,王老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只能卧床,虽然现在连说话都需要很大力气,但是王老可是一名从十八岁就开始抗日的老共产党员。

1938年,山东全境沦陷敌后,而山东的战略地位又不容小觑,山东抗日根据地如果守不住,就无法钳制日军向中原和西北进军,更谈不上巩固华北、发展华中,仅1941年至1942年,日军向山东抗日根据地出动千人以上的“扫荡”就达70多次,面对严峻形势,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罗荣桓采取机动灵活的作战方法,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当时王永怀就一直在山东一带打游击战。

1944年,王永怀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然而那时候作为共产党员是光荣的,更是危险的,自己的身份即使对于家人,也要保密。

一句“我是中国共产党”拉开了王永怀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从普通的游击战士到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离不开王永怀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抗日精神,妻子张东兰在家不仅担惊受怕,还要时时面对日本兵的威胁。

那个年代,和平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期盼,为了争取和平,赶走侵略者,抗战军民都表现出了无比的勇气。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王永怀和他的乡亲们,欢欣鼓舞,8年的屈辱,终于划上了句号。然而,和平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想象如期而至。很快,解放战争开始。形势更加严峻。当时负责后勤保障的王永怀,在白色恐怖中,很快就与家人彻底失去了联系。

王永怀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来又参加了抗美援朝。王永怀就一直没离开过战场,家里亲人也没有他的一点消息,失去联系的这八年,是妻子张东兰这一生中最灰暗的日子。

这八年,张东兰终日以泪洗面,就靠仅存的一点希望活下去,最终,她还是等到了那一天。王永怀被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后勤军需生产部采购科,在南京,八年未见的家人终于团聚了。

多年的战争终于换来了和平,换来了王永怀一家人的团聚。1962年,王永怀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农业第一线,被调到石家庄井陉410军工厂,后又被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04军工厂。当年的英勇战士现在成为了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往事如烟,当年的炮火与战乱,成为了王永怀老人永久的难忘记忆。虽然已经94岁高龄,但老人依然关心国家大事。眼下,王永怀最关心的一件大事就是祖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

每一位曾经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过的老战士,都值得我们尊敬。也希望老人家能保重身体,实现自己的心愿,能亲眼目睹胜利纪念日盛大阅兵式激动人心的时刻,回想起自己那充满血与火的考验却无怨无的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