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精准脱贫:7家企业、个人考察湾子村招商项目
5月4日,7家企业、个人一行16人到平山县小觉镇湾子村进行了项目考察、对接。现场经深入洽谈,3家企业和个人明确表达了投资合作意向,合作细节还需进一步推敲、商谈。
□文/图 帮办记者 安迪
进展
小项目大商机 野百合也有春天
位于深山区的小觉镇湾子村,是平山最落后的贫困村之一。全村5个自然庄131户398人,常住人口100多人。山场面积9800亩,耕地面积500亩,其中水浇地200亩,旱地300亩。每年种一季玉米,基本没有其他的作物和果树。湾子村产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落后,青壮劳力全部外出打工,村里大都是体弱多病的老人,贫困户51户。
为帮助这个村脱贫,2月26日,石家庄日报社精准脱贫驻村工作组进驻湾子村,4月,在走访、调研和反复座谈的基础上,驻村工作组联合湾子村两委,正式推出养殖、种植、旅游、光伏发电等7大招商项目,邀请公私企业(公司)、个人和社会团体、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其中,合作共赢。
4月26日,本报公布了湾子村7大脱贫招商项目。见报后,不少企业和个人从中嗅到了投资、创业商机,纷纷联系本报“脱贫攻坚 我们一起来助力”栏目,截至5月3日,共有20余家企业和个人咨询了湾子村投资、合作事宜。
5月4日,“脱贫攻坚 我们一起来助力”栏目带领7家企业、个人到湾子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接。其中3家公司、个人现场表达了强烈的投资合作意向。
三家企业、个人寻求合作当机立断
这三家公司和个人,分别为某园林公司、鹿泉的薛氏父子和正定的刘先生。园林公司掌门人张先生在4月26日湾子村7大项目发布当天就和本报“脱贫攻坚 我们一起来助力”栏目取得了联系。张先生大半辈子从事种植、养殖,他不仅具有专业职称,也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这次到湾子村投资,张先生想承包5000亩——10000亩山场种植经济林,这次实地考察之行,他带了5名技术人员,并建议驻村工作组邀请平山县林业局、小觉镇政府参加,以便政策咨询和得到镇里的大力支持。
“和湾子村合作,可以让村里拿大头,我们拿小头。”张先生第一次联系“脱贫攻坚 我们一起来助力”栏目时,就表达了想发挥余热,“为湾子村脱贫提供帮助”的愿望。张先生说,他计划在湾子村山上种植皂角、菊花茶和五角枫,皂角上的皂针可以入药,生产抗癌药物;菊花花瓣可以制作菊花茶;五角枫经济价值也很高,一棵树就能卖2000元以上。
小觉镇政府非常支持张先生来小觉镇投资、合作。镇领导说,湾子村可以采取合作社参与、村民土地入股的方式与张先生的公司进行合作,如果需要资金,湾子村可以以合作社的名义、张先生公司担保的形式申请贴息贷款。如果扩大种植规模湾子村的土地无法满足,小觉镇还有十几个贫困村,镇里也可以统筹安排,把合作扩大到其他贫困村。
这次考察、接洽,张先生一行吃了“定心丸”。张先生同意先制定合作方案,然后就合作形式等细节问题再做进一步商谈。
来自鹿泉的薛氏父子目前在山前大道经营一家休闲农庄,和来自正定的刘先生一样,他们都想在湾子村开辟一块养殖基地,扩展自己的事业。刘先生的设想更大胆,除了在湾子村发展散养柴鸡,他还打出“休闲+养生”牌,建造农舍、木屋。
对外承包山场对湾子村来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薛氏父子、刘先生的投资想要在湾子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投资合作的一些细节下来也要进一步接洽、商谈。
光伏发电
好项目难过指标关
湾子村7大脱贫招商项目,有一个项目涉及光伏发电。4月26日以来,近10家光伏发电开发企业对这一项目流露出了强烈兴趣,这些企业,不乏北京、浙江、新疆等外地实力雄厚、背景很深的业界“大咖”。据记者了解,湾子村发展光伏发电,条件得天独厚,大多数光伏发电开发企业唯一难以跨越的一关是指标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光伏发电开发企业白跑一趟,这次去湾子村考察前,记者也特别进行了强调。不过,仍有3家实力不俗的外地光伏发电开发企业自恃“指标没有问题”执着前行。特别是总部位于北京、新疆的两家企业,其项目开发经理分别从保定和石家庄两地包车赶到集合地点,加入了考察队伍。
这次湾子村之行,这些企业的项目开发经理了解到,在湾子村开发光伏发电,除了指标问题,距离最近的变压器的等级,以及附近规划中的变电站的接口问题也横亘在眼前,突破起来也可谓困难重重。
“回去的路上,我要看一下距离湾子村最近的变压器的标牌,标牌上标明了变压器的等级。”总部位于北京的一家光伏发电开发企业,其背后老板是南方一家财团。这家公司的项目开发经理耿先生说,回去以后他们还要了解一下拟建变电站的规划和建设周期,“着急也没有办法,如果有一线可能,他们公司就会全力争取。”
好事多磨
期待合作开花结果
除了上述6家企业、个人,还有一家公司、正定民间公益组织——悟心公益社参加这次湾子村之行。正定悟心公益社为湾子村的老人和孩子们筹集了近2000件春秋两季穿的新旧衣服和近百双新鞋。“说是旧衣服,但是也在八成新以上。”悟心公益社负责人王丽娟说。
这家公司正在尝试推广“休闲体验式农业”模式,虽然没有明确和湾子村合作的意向,但大家聚在一起进行交流,也为今后彼此间相互合作提供了可能。
贫困村脱贫出列需要项目支撑,企业转型发展、个人投资创业也需要好的项目,为两者牵线搭桥是本报一次大胆尝试。投资、创业不是“拍脑门”工程,作为第一个在本报“脱贫攻坚 我们一起来助力”栏目中亮相的贫困村,虽然湾子村与企业、个人的合作还没有开花结果,但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关注度非常高。接下来,“脱贫攻坚 我们一起来助力”栏目还会推出更多精准脱贫驻村工作组为贫困村规划的脱贫项目。如果哪家企业、个人从中发现了商机,欢迎大家联系我们。
其他省市县精准脱贫驻村工作组,如果也想通过本报“脱贫攻坚 我们一起来助力”栏目和社会资本对接,也欢迎和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311)88629172、88629199、9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