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多户居民“安居”梦圆
3万多户居民“安居”梦圆
——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纪实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市区共有33000余户居民住进了干净明亮的公共保障房,保障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了20%
保障房申请条件逐步放宽,准入门槛降低,全过程阳光操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分配,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安居”梦圆
一批交通更便利、户型多元化、配套设施完善的房源列入保障房范围,保障房配套更完善,生活更方便
□本报记者 宋 钧
金秋时节,繁华都市中,一幢幢统一“着装”的保障房高楼已成为省会一道靓丽风景,为住房困难家庭打开了幸福之门。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创新体制机制,破解瓶颈难题,加大建设力度,放宽申请条件,使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新就业职工等住房困难人群圆了安居梦。
截至目前,我市市区共有33000余户居民住进了干净明亮的公共保障房,保障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了20%。与此同时,我市将保障房人性化设计和后续管理作为重要抓手,优选项目地段,增加多居室户型,配备精良物业服务,力争让住户住得安心、住得舒心。
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保障性安居工程不会停步
日前,随着我市市区今年第二批公共保障房申请报名工作的展开,又即将有3800余户住房困难家庭入住保障房。
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份市区分配第一批3700余套,第二批3800余套预计10月份进行公开摇号配租,计划年底前还将进行第三次分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不会停止。
近年来,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强,棚户区改造及公共保障房等项目遍地开花。
在和平路与建设大街交叉口西南侧,曾经的低矮民居房正在被一栋栋高耸的现代楼房替代,棉一生活小区改造工程已经实现主体封顶,该项目作为我市棚户区改造的一项重点工程,计划今年完工。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强力支持,重点对使用年限久、居民改造呼声强烈、集中连片的区域进行改造。
与此同时,建华家园,秀河家园、秀玉家园、红河小区、福华家园、和华家园、文河小区等公共保障房集中建设项目纷纷开工,并建成投用。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建设和施工单位都将工程质量保障列为头等大事,从工程责任制到原材料使用,再到施工监管等方面建成了一整套体制,并层层进行落实,为这项民生工程建设的质量保障加大了筹码。
为了确保安居工程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破解资金和土地等问题。
“通过土地保障和科学分解两大‘法宝’,确保了此项民生工程的顺利推进。”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为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用地,我市建立和完善了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用地储备制度,优先满足保障房项目用地供应。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保障房项目用地实行计划单列、优先供应;按照市和县(市)区两级政府共同负担的原则,将省下达我市的建设任务进行科学分解,进一步加强了保障房建设力度。
据市住建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市区公共保障房共开工建设5.28万余套,为实现保障对象的应保尽保提供了先决条件。
申请条件逐步放宽
“大学录取”模式保公平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省会这项民生工程时刻没有停止,我市通过大力度建设保障房,坚持公开透明的配租机制和人性化的后期管理体制,从解决低保、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到将中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等群体纳入保障范围,构筑起了宽范围、多层次、无缝隙的住房保障体系,让保障家庭告别低矮破旧的住房,搬进温暖舒适的保障房小区,逐步兑现着市政府“让群众居有其所”的承诺。
当一套套崭新的住房交到住房困难家庭手中,一个个“安居梦”也在慢慢实现。
“刚毕业参加工作没多久,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我的梦想。以后我会努力工作,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在保障房项目福华家园,刚刚入住的郭先生一边跟爱人布置新房一边说。除了像小郭这样的新就业职工,还有低收入困难群众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如今都已经纳入到了我市保障房保障体系中。
与此同时,保障房申请条件逐步放宽,准入门槛降低了。
2015年最新政策调整后,将收入上限扩大了0.5倍,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申请条件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对于新就业职工,大中专院校毕业时间由5年上限调整为8年,即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8年内都可申请;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租房,取消了收入限制。
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符合申请条件,要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分配,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配租办法。
为确保公平分配,市住建局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程序,严格准入条件,在人性化分配的基础上,采取“高考录取”分配模式,按“考分”的高低及所填报的“志愿”依次进行配租,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做到了全过程阳光操作。
今年9月10日,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和管理的补充通知》,新增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要件,加强承租户诚信管理,实行入户巡查制度等,使保障性安居工程制度进一步规范。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市区共分配入住公共保障房33000余套,对保障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
商品房配建项目增多
保障房配套更完善生活更方便
“以前住的房子、租金跟现在真的是没法比。现在房子不仅面积大了,每月还省下一笔不小的房租。”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刘伟博来说,能住进保障房为他节省了一大笔开销。他算了一笔账,现在月租金每平方米13元,减去30%的住房补贴,再加上物业管理费,一年下来比过去省了8000多元。
“现在住的是新房,比以前干净多了。房租是固定的,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因为房租涨价头疼了。而且周围的邻居很多都是年轻人,还有自己的同事,大家在一起有很多共同语言,还能相互照顾一下。真棒!”小刘竖着大拇指。
截至目前,我市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了20%。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市保障房保障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保障房,这也对保障房建设及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保障房小区管理需要更加科学化、人性化,配套设施也须愈加完善。
位于建华大街与光华路交叉口处的建华家园,是我市较早分配入住的公共保障房小区,社区医院、小卖部、理发店、物业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如今已经建成,夏季的午后,还有老人在树荫下乘凉,孩子们在草坪上嬉戏,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现在买个菜,看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在小区就解决了,非常方便。”住在这里的赵大妈说。
我市按照“建设大社区”的理念,将保障房项目选址在配套齐全和交通、就医、就学方便的地段,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并对物业公司精心选择,通过招投标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物业企业,积极推动物业管理标准化服务和监督、检查、考评制度,确保群众满意。
为了增加保障房居住的舒适性,在原有住房面积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结构设计,提高住房的空间利用率,并开始逐步增加两室、小三室的房源比例,解决三口以上保障家庭的实际居住困难。在市区今年第二批公共保障房房源名单上,记者发现,商品房配建的项目占比增多,这也就意味着交通更加便利、户型多元化、配套设施完善的房源已经开始大批列入保障房范围,保障房的品质将得到提高。
一处房、一个家,改变了曾经“望楼兴叹”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态,也提振着他们的精神状态。一栋栋新楼房、一片片安居工程,改变着城市的景观容貌,也演绎着这座城市的和谐美好。
未来,这项安居工程,会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综合指数也将得到提升。
编辑: 林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