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生产报》2017年4月26日 河北安全专版
河北省代省长许勤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批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工作时刻不能松懈。”
近日,河北省代省长许勤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批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工作时刻不能松懈。”
副省长李谦日前实地检查了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训练基地)装备库、综合训练馆、仿真体验馆等场馆设施,观摩了救援队伍模拟训练,并与省安监局领导班子进行了座谈。李谦指出,要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靠改革打通堵点,靠创新引领安全。要借鉴基层的实践经验,结合法律法规,研究改革的方向,用改革排除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改什么、怎么改,要深入研究,梳理问题,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划定安全生产监管的责任清单,作出新的硬性规定,并以此作为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抓手。
李谦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督导、督查、考核、问责机制,倒逼安全生产工作上水平、上台阶。要通过督导、考核、问责,使各级党委、政府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认识上的自觉与行动上的自觉,形成常态。要把督导形成常态,进一步从严考核,加大问责力度,借助督导、督查、考核、问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水平提高。
廊坊 隐患排查治理从严从实
■本报记者 赵卫华 李仁堂为促进企业由被动接受安全监管向主动开展安全管理转变,由政府为主的执法排查隐患向企业为主的日常排查隐患转变,从治标的隐患排查向治本的隐患排查转变,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河北省廊坊市从2014年开始,坚持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报为核心,着力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3年努力有小成廊坊市先后2次组织人员,到北京顺义、山东淄博等地学习考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经验。该市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列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并将开展不力作为考核“否决项”。
三河市、霸州市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廊坊市先后4次组织人员对试点进行现场指导,及时解决试点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连续3年的持续努力,使廊坊市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该市1200家应纳入自查自报系统的重点企业全部完成了清单配置工作,清单配置完成率达100%;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运输、冶金、烟花爆竹、油气输送、公路养护等企业和学校、人员密集场所共计1072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开展了隐患自查自报工作。2016年,廊坊市企业自查隐患9722次,按时自查率为93%;上报隐患4142处,已有4110处隐患完成了整改,隐患整改率为99.2%。
去年以来,廊坊市开展了针对烟花爆竹、危化品、冶金、输油管道等重点行业领域的6次集中检查,以及针对仓储物流、液氨制冷等行业企业的6次专项检查。每次开展检查的同时,该市都派出督导检查组全方位跟进。2016年,全市共组成了1938个检查组,检查企业2.3万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1.8万处。
2015年以来,廊坊市工矿商贸领域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体系建设“七到位”
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廊坊市坚持做到“七个到位”。
制度到位。先后制定出台了《廊坊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廊坊市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管理办法》《廊坊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绩效考核办法》,使企业自查自报隐患和绩效考核有规有矩、有章可循。
人员到位。廊坊市各级各部门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牵头科(股)室、信息管理员。全市纳入信息系统的企业均明确了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管理部门,并配备了企业信息管理员。
系统到位。组织开发了“廊坊智慧安监”系统,2014年起投入使用。该系统内设置了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企业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系统等11个模块。全市611家重点企业和74家重大危险源单位全部被纳入电子地图,实现了监管情况信息化;全市所有县(市、区)安监局和乡镇安监站均配备了移动执法终端,实现了执法检查信息化;全市共2925家企业纳入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实现了企业隐患查治信息化。此外,实现了应急管理信息化和对重点企业的实时监控。
培训到位。邀请深圳华威软件有限公司专家,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各县(市、区)安监人员进行培训。
清单管理到位。指导企业成立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小组、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台账、制作隐患排查治理公示牌、实行隐患排查奖惩制度等。
录入到位。应纳入“廊坊智慧安监”系统开展隐患自查自报的企业,按照配置的排查清单开展隐患自查,自查结果每月通过系统上报;市、县两级信息管理员每月对企业上报的隐患进行抽查,确保录入到位。
日常管理到位。对到期未完成整改的隐患,“廊坊智慧安监”系统实行亮黄灯或红灯警示,廊坊市安委办及时督促相关县(市、区)和部门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隐患彻底整改。
统筹兼顾“四结合”
廊坊市积极整合资源,注重“四结合”,统筹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其他重点工作。
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相结合。廊坊市同步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广由“一图一卡”(车间风险管控图和岗位危险因素告知卡)、“一表”(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一览表)、“一台账”(隐患排查整改台账)和“一平台”(隐患自查自报平台)组成的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模式。在完成64家企业试点创建的基础上,召开现场会全面推进。目前,全市已有790家企业开展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与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管理相结合。开展隐患自查自报、确保隐患排查整治到位是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的重要内容,廊坊市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与诚信等级管理相结合,开展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申报、评定和发布工作。河北省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公告系统已发布529家廊坊市企业的诚信等级信息,其中A级6家、B级154家、C级369家,企业诚信等级信息同步在“廊坊智慧安监”系统发布。
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在标准化建设中,要求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截至目前,廊坊市共有1011家企业完成了标准化创建,其中一级标准化达标企业35家、二级标准化达标企业105家。
与专家查隐患相结合。为提高企业的隐患查治水平,廊坊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家从专业角度帮助企业查治隐患。2016年,全市共聘请专家860余人次,帮助企业查治隐患近万处。
难点问题“六解决”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持续建设和作用的充分发挥,让廊坊市收获多多,不但推动了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还使得安全监管的理念和模式实现了新的突破,六个制约安全监管的难点问题得以解决。
解决了数据不准的问题。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是制约安全监管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通过“廊坊智慧安监”系统建立的企业基础信息库、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专家库、重点企业电子地图等,全市企业的产业结构、区域分布和企业规模等信息一目了然。
解决了导向问题。如今,全市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治理现状、隐患的存量及增量、隐患分布及类别等,在“廊坊智慧安监”系统中都可以实时查阅。这些信息为科学、客观地评估区域、行业安全风险提供了依据,更加有利于政府以问题为导向实施重点监管。
解决了查治标准的问题。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依据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编制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解决了这些单位既往在隐患排查治理中不知道查什么、怎么改的问题,也解决了隐患排查治理的尺度不一问题。
解决了落实责任的问题。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的开展,让企业是否按标准自查隐患、有无按规定时间上报、隐患是否整改到位等信息都能在系统中实时查询,对企业安全管理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使企业自觉落实主体责任。
解决了执法效率不高的问题。企业自查自报隐患工作的开展,为安监部门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和开展专项治理提供了依据,使执法部门增强了监管执法工作的针对性。
解决了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对企业自查自报隐患的刚性约束,有效解决了安全生产工作“上热下冷”的问题,缓解了基层安全监管压力大与监管力量薄弱的矛盾。
沧州 用量化评估激发企业内动力
■本报记者 李仁堂 河北省沧州市有危化品从业单位1302家;危化品输送管道11条,长度208公里;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32条,长度962.5公里。此外,还有危货运输车15456辆(占河北省总数的40%),重大危险源1361处,涉及危化品8大类、200余个品种和15种危险化工工艺。总而言之,沧州市危化品体量大、数量多、风险高,安全监管压力大。
2010年起,沧州市开展了专家查隐患工作,提高了隐患排查的深度和广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践中,沧州市安监人员发现,“割韭菜式”的专家查隐患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企业等靠、依赖思想越来越严重。
自此,沧州市安监人员认识到,激发企业的内动力,引导其自觉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才是治本之策。
中国化学品协会以挪威船级社的国际安全评级系统为蓝本,开发了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量化评估系统。
该系统涵盖安全基础、工艺管理、设备管理、仪表管理、电气管理、储运管理6个方面,包括29个版块、174个评估子项、440多项评估要点,可以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体检式”评估。
经过深入调研,沧州市安监人员认为,该协会的量化评估系统是国际一流的安全管理模式,符合当地企业安全管理和政府监管的现实需要。2016年,沧州市引入了这一系统。
在10家企业试点根据危化品企业分布情况和规模大小,沧州市确定了10家涉及危险工艺多、重大危险源多、员工人数多、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危化品企业,作为开展量化评估工作的试点。沧州市安监局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沧州市政府拿出80万元专项资金,就量化评估工作与中国化学品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该协会组织评估专家到试点企业考察、座谈,建立了符合沧州实际的量化评估标准。
试点企业确定后,沧州市组织涉及工艺、电气等6个专业的25名权威专家,对10家试点企业开展量化评估工作。专家们通过审查资料、现场检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利用量化评估系统对企业工艺管理、作业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形成了评估报告,并与当地安监部门、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了隐患整改方案,落实了整改措施、责任、时限、资金和预案。通过对10家企业的量化评估,专家们共排查出隐患970多处。
对评估出的问题和查找出的隐患,该市要求企业按照整改方案,明确车间、班组、岗位人员的整改责任,在一个月内全部整改到位。
该市实行隐患整改“双包”制度,每家试点企业分别落实一名市级安全监管责任人和一名县级安全监管责任人,对隐患和问题“登记造册、跟踪督导、挂账销号”;对评估确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责令其停产整顿,由所在县(市、区)挂牌督办;对拒不整改或逾期整改不到位的,由执法人员依法处罚。
建立保障机制为保证量化评估效果,沧州市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观摩调度机制和全过程考核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首轮量化评估结束后,企业与所在县(市、区)安监局签订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责任书,对第二轮评估分值做出承诺。对履行承诺的企业,减少监管执法频次,企业不再提交标准化年度自评报告;对未履行承诺的,监管执法频次加倍;对于评估分值连续两次下降的,列入重点监管“黑名单”。
观摩调度机制。该市坚持周调度、月总结、季通报,把企业量化评估工作作为督导检查的重点内容。每季度召开一次量化评估现场观摩会,专家详细讲解,企业现身说法,加强企业间的交流。
全过程考核机制。今年年初,该市将量化评估工作纳入全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并作为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的2017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重要内容。该市还把量化评估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县(市、区)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实施重点考核和过程考核,加大考核力度。
梯次化推进在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沧州市确定了“试点先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梯次化推进思路,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评估范围、职责分工、重点内容、方式方法和保障要求。
为确保量化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沧州市下大力气抓好培训。去年下半年开始,该市先后组织各县(市、区)安监局“一把手”、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158家危化品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召开了4次量化评估工作专题培训会。
渤海新区危化品企业数量占沧州市总数的三分之一,是全市的危化品重点区域。渤海新区管委会拿出48万元专项资金,按照“定措施、定方案、定时限、定责任”的要求,健全工作机制,组建专家队伍,加强培训指导,全力推进量化评估工作,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试点企业有了,示范区域有了,怎样进一步全面推进?沧州市确立了“三步走”的量化评估全面推进措施。第一步,以市安监局为主导,各县(市、区)安监局参与,企业抓落实,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既定频次开展“两重点一重大”危化品企业的量化评估;第二步,以各县(市、区)安监局为主导,市安监局指导,企业抓落实,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和企业自主实施相结合的方式,按既定频次开展危化品生产、储存和医药化工企业的量化评估工作;第三步,以企业为主导,市安监局及各县(市、区)安监局监督,企业自主开展安全管理量化评估工作,最终形成定期自评自改的工作机制。
效果初显现沧州市安监人员表示,量化评估的直接效果是让企业找到了安全管理的短板。
沧州大化聚海分公司是一家一级标准化企业。通过量化评估,聚海分公司找到了安全管理短板,不再盲目自我满足。针对量化评估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聚海分公司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全员培训,加强现场管理。
量化评估还使政府部门的日常监管更加精准。以量化评估结果为导向,有关部门到企业监管执法时,直奔企业安全管理的软肋和短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
目前,10家试点企业已经进行了第二轮评估,其结果与首轮评估相比,得分均有所提高,这标志着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均得到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