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山:发展智能制造 开启中国制造新篇章

24.09.2015  16:44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制造业发展模式深刻变革,产业融合速度不断加快,新的产业竞争格局开始形成。世界都在走向“再工业化”,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对先进制造业前瞻布局,如美国2012年制定《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加强研发能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成型制造、智能制造、 生物制造等领域已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德国2013年推出《工业4.0战略》,积极谋求在关键工业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新兴国家迅速崛起,通过政府政策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积极抢占未来先进制造业的巨大市场,如巴西公布了“工业强国计划”,印度颁布了“国家制造业政策”等等。
      而中国自然不甘落后,继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建设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产业升级已经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五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围绕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完善八方面战略支撑与保障,通过“三步走”,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针对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道普网记者独家采访了北京大学教授、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
      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殊途同归
      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德国和美国分别推出了各自的战略计划。在美国政府“再工业化”的大旗下,以GE为核心,联合了思科、IBM、AT&T、英特尔等68家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以期打破技术壁垒,通过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企图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做出联合行动,帮助美国实现“再工业化”革命。工业互联网立足于全行业的信息资源,提高设备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能耗、物耗与维护费用等,同时,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力劳动需求,提高生产过程的柔性与智能化水平。
      而工业4.0则是基于德国高度发达的制造业、雄厚的工业软硬件系统及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基础上,将制造“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并通过物联网与务联网的两网融合,以及三项集成(纵向集成、端对端集成、横向集成),实现一种智能化的、社会化的生产模式。
      杨学山认为从两国发展路径来看,美国更加注重数据和信息的利用,比如GE将飞机发动机装上芯片,实时传输相关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提供相关服务。德国有非常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更加注重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过程。但两者最终是殊途同归,制造业最终会走向CPS即信息物理系统。CPS并不是简单的物联网,与物联网相比,CPS更强调数字世界对于物理世界的控制,CPS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可靠并且安全的方式,实时和自治的操控一个物理实体和系统。CPS将使得数字世界不再仅仅是物理世界的虚拟映象,而将真正进化为人类社会的新疆界。
      CPS的本质就是人、机、物的.它将使没有感觉、没有灵魂、不会思考、不会合作的物理系统成为了活物,不仅赋予物体以感觉,还赋予了其思考能力和协作能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将合二为一。
      同时,无论是工业互联网还是工业4.0,最终都会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这与《中国制造2025》定位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为智能制造是不谋而合的。
      把握主攻方向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充分认识到信息通信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深刻影响,清醒地看到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走向,将智能制造作为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选择。苗圩曾强调,要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抓住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通过高档数字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化生产建材,加快可穿戴产品、智能家电、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工信部于3月18日公布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2015年启动超过3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7年扩大范围,在全国推广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可见国家对发展智能制造的战略性前瞻性认识。
      杨学山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仍有大量的制造企业仍处于1.0、2.0的阶段,但同时有很多连续型生产制造企业已达到4.0的水平,但是离散型制造因配套复杂、生产组织难度大,实现智能制造需要解决种种技术问题和众多智能制造装备,仍需着力推进。
      “红领集团的智能制造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定制,改变了整个服装业的业态。”杨学山说。但智能制造的并不是单一固定可直接复制的,智能制造也要具体到细分行业。海尔总裁张瑞敏去红领学习了9次,但目前仍旧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这与行业是息息相关的。就衣服而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尺寸,红领借助庞大的数据库资源实现智能制造较为容易,而像冰箱这样的家电制造,消费者想要高1厘米的冰箱,那整个模具以及生产制造过程都要改变,1厘米的改变可能成本价格就要高1000元,哪个消费者会为了1厘米去多花1000元的?所以由于这种特性,家电行业在个性化、柔性制造方面没有服装行业占优势。
      就互联网+而言,当前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的趋势日趋明显,发展智能制造恰逢其时,而智能制造的核心是生产线的智能化。我们要避免跟风,追求实效,使推进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企业的内在动力和需求,使智能制造有效提升我国制造业,使智能制造有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实现。
      弯道超车机会与挑战并存
      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中国制造业弯道超车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有很多专家提到中国制造业要抓住新一轮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弯道超车,也有专家认为制造业根本不存在弯道超车的说法,就像从小学直接跳到大学,期间落下的课程终究是要补回来的。杨学山认为像很多连续型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较为容易,是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但对于很多离散型的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实现所谓弯道超车是有困难的。而且即使是技术上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但是弯道超车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是无法及时消化的。全部改成自动化生产,那大量工人失业的问题怎么解决?德国制造业走到今天用了200多年的时间,很多问题是都能被及时消化的。所以即使后来补课,补的也是由技术变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无需焦虑,中国有完善的工业体系,经过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部分产品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涌现出一批国际化经营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抓住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的的历史机遇,坚持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强国建设,创造中国制造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