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头版头条:《沙河禅房:半个世纪 薪火相传》
《寻找扁担传人》的第一站来到河北省沙河市蝉房供销合作社。上世纪50年代,程文忠、刘尚林、石建明等8人靠每人一条扁担,建起了蝉房山区第一个集体经济组织——蝉房联村供销合作社。此后30年间,他们不顾风雨上山下乡,爬坡送货,用8条扁担挑来了山里百姓的希望,也踏出了一条闻名全国的扁担之路。凭借着艰苦奋斗、勤俭办社的理念,蝉房供销合作社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先进单位。8条扁担不仅成为山区百姓的“及时雨”,也为新时期的供销合作社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扁担精神”。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蝉房供销合作社再次出现在山区百姓的面前。这一次,“扁担商店”换成了现代化的大超市,七尺柜台早已被沿街商铺所代替,卖土特产可以到交易市场,贷款可以找资金互助部。新时期的蝉房供销合作社人牢记前辈为民服务的宗旨,成立合作社、建基地、办培训班,帮助全乡农民解决产、供、销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如今,蝉房供销合作社职工的“扁担”里挑的不再是简单的生产生活物资,而是整个蝉房乡老百姓致富的希望。今天,我们将为您展现蝉房供销合作社的优秀人物代表——第一代女职工赵喜英、蝉房供销合作社第十任主任曹志国等人。他们是扁担传人的代表,更是“扁担精神”薪火相传的最好诠释。
今日新传人百废备举
蝉房供销合作社的“扁担精神纪念馆”内展出了8条扁担、120多幅老照片,背篓、粮票、布票等80多个物件,供销合作社为村民修路的申请,“扁担精神”创始人程文忠等人的日记,等等。纪念馆看似规模不大,但蝉房供销合作社主任曹志国为了将这些珍贵的资料汇集到一起却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很多老职工都不在了,必须加快脚步,和时间赛跑。”为了赶时间,曹志国晚上在家里看资料,发现一个人名第二天就去打听,是哪个村的,是否健在。只要有一点线索,曹志国会想方设法和对方取得联系。为此,他先后去过石家庄、天津、北京等地,终于找到了十几位在世的老职工。赵喜英和朱竹英就在其中。
上任之初的他为了了解当地老百姓的情况以及蝉房供销合作社的历史,深入村庄,在拜访程文忠的儿子时,发现几幅程文忠参加党代会与国家领导人合影的老照片,记录了曾经辉煌一时的蝉房供销合作社。“在蝉房,没有人不知道程文忠。我们小时候就听过他的故事。”曹志国说,如今作为新的供销合作社主任,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将老一辈的故事让更多的后人知道,当即决定建一座“扁担精神纪念馆”,将精神传承、发扬下去。如今,这纪念馆不仅成了供销合作社的精神阵地,也成为整个蝉房的精神家园。而这里的讲解员正是程文忠的孙女程建岚。两代人,一个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是历史的讲述者。
筑起丰碑、建起展馆,让扁担故事激励后人,这只是对扁担精神传承的开始。在蝉房供销合作社的恢复和重建上,曹志国将这精神发扬光大。曾经为了收回社有资产,他和看着自己长大的乡亲红了脸;曾经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他挨家挨户讲供销合作社改造后的好处和发展前景;曾经为了尽早完成基层社改造,他白天查看工程进度,晚上还要想蝉房供销合作社改造后如何发挥为民、便民的作用,在半年时间里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
“老一辈的扁担精神感染了我,蝉房供销社曾经是老百姓非常信任的单位,现在应该走回群众心里。”看到山区老百姓的板栗、核桃卖不出去,曹志国更加坚定要把“扁担”挑起来,带领村民致富的决心。供销合作社曾经的美誉给了他信心和动力。
曹志国对工作的热情和一心为农的情怀成就了现在的蝉房供销合作社。如今,供销合作社的服务网络已经布满全乡。
日用品网络——3300平米的蝉房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与村级综合服务社并驾齐驱,让村民不出村就能买到生产生活必需品。
农产品购销网络——蝉房果品交易市场、恒温储存库、农产品展销厅为,板栗、核桃、苹果三大产业销路保驾护航。
组织体系网络——领办中药材、麻核桃、板栗、苹果农民合作社,吸纳全乡19个农民合作社,为全乡农户提供从种植管理到储存销售的全程服务。
蝉房供销合作社的成绩离不开一个人的支持和鼓励,他就是冯常学。他的姥爷正是八条扁担之一——刘尚林,小时候经常听家里人说起姥爷的事迹,供销合作社是如何服务山区百姓生活的。原本是一名乡镇干部的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进入供销合作社。在冯常学的带领下,沙河市改造了11个基层社,拥有固定资产2.2亿元、经营门店380多家。冯常学话不多,但却做了不少让职工和沙河老百姓信服的事。新建乡村日用品连锁店600家和农资连锁店180个、农技培训中心11个、废品回收站20多个;建设集农资、日用品供应、家电农具维修、文化娱乐、幼儿教育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乡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建设的蝉房供销社日用品超市、秀江南农业科技观光园、玉龙农产品加工基地。在沙河提起供销合作社,那算是一等一的好单位。但冯常学认为,沙河市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要让老百姓把供销合作社当成自己的娘家。
“要么干好,要么不干。”这是冯常学常挂在嘴边的话,时代变了,当年的扁担可以不挑,但是精神不能丢,宗旨不能变。如今,在沙河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不管是“新供销”还是“老供销”,大家都有一个信念,要将“扁担”挑好,担起更大的责任——沙河市供销合作社商务大厦、新城供销社综合交易市场等项目已悄然开工。
当年“铁姑娘”桑榆未晚
汽车在通向村里的山道中穿行盘旋,路窄弯多,一侧是山,另一侧就是悬崖,坐在车里的人全程都要靠抓手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很难想象,在这样的道路都还没开通的40年前,蝉房供销合作社的职工经历了怎样的艰苦与不易,才在扁担的颤颤中让山民为自己筑起了声动后人的丰碑。
此时,车内的供销合作社老职工赵喜英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看着窗外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脉却是格外亲切。车子在李家庄村口停下,赵喜英热络地和村民唠起家常,看到有位老人的头发长了,她提议为老人免费理发。这是她退休后的习惯,走到哪儿都背着一个布包,包里除了手机,就是剪发用的工具。2006年至今,已经有上千个老年人成了赵喜英的“顾客”,这其中包括临终的老人。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服务的意识早在20岁就由供销合作社传递给了她。
现在古道热肠的赵喜英,在40年前,可是抱着“享福”的心态来到河北省蝉房供销合作社的。
1973年,当时的蝉房供销合作社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学习的典型,对年轻人来说,能在这里工作很荣耀。就在这年夏天,刚刚20岁的赵喜英从棉麻加工厂调入蝉房供销合作社,成为这里的第一批女职工。
然而,赵喜英刚到供销合作社的喜悦很快就被实实在在的劳动冲淡了。在工厂里,赵喜英是文艺爱好者,经常有演出。到了蝉房,人烟稀少,山里的冷峭与工厂里热闹的氛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她对同事感慨“山里的天怎么那么小”!不仅如此,“听说要挑扁担上山,我在家里还没干过呢,太辛苦!”赵喜英内心有些失落。那时的蝉房山区“遇旱渴死牛,遇洪地冲走”,村民过着“人背驴驮收庄稼,送肥爬坡难度大,大量山果不下山,资源潜力不能挖”的苦日子。农业机械几乎没有,蝉房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需要多方筹资采购农机具,并把所需农机具及时送到各村各队,支援农业建设。职工白天劳动间隙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听程文忠给大家讲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赵喜英内心的失落逐步就被繁重的劳动冲刷了,在时任蝉房供销合作社主任程文忠和全体职工干劲的感染下,她逐渐接受并适应了这种生活,还成长为后来名噪一时的挑扁担的“铁姑娘”。
“最开始蝉房乡亲用的日用百货是供销社的职工从60公里外的沙河县挑过来的,要走一天才能到,太不容易。”赵喜英说,正是这段扁担历史让她埋下了一生服务、奉献的种子。在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历程中,赵喜英做过会计、站过门市部,但她最喜欢的还是挑着扁担下乡送货。蝉房乡的村落很散,几乎每个山头都有几户人家,最远的村子要走十几里的山路。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脉,巍峨耸天。常常走十几里路走下来都不见一户人家,不足一米宽的之字山路连走路都困难,供销合作社的职工还要挑着扁担前行。遇到蛇,就用棍子拨开继续走;遇到狼叫,职工们就互相壮胆。几年时间里,他们走遍了全公社102个自然村,足迹遍布180多个山头。那时,只要有村民远远看到扁担,全村人都会在村口等着。赵喜英说村民的笑脸给了她们满足感和成就感。
长年的交往,赵喜英和乡亲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信任感和亲切感。“刚开始下乡送货都是分配去哪个老乡家里吃饭,后来不到中午就有人拉我去家里,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因此,大家都称呼她“百家女”。
赵喜英回忆说,在当时的环境下,不管什么活,大家都抢着干,从没有人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那时供销合作社职工用3年时间把150万斤水泥、钢钎、铁锤、炸药等水利建设物资送到施工工地,和广大群众一起采石垒坝,大干苦干。女职工组成了“铁姑娘队”,干活样样不落,在筑坝修路垫底等繁重的劳动中都有供销合作社男女职工的身影。1985年,由于家庭原因,赵喜英含泪离开蝉房,离开供销合作社,但“扁担精神”早已在她的内心,根深蒂固。
和她有同样感受的还有第一代女职工朱竹英。她19岁来到蝉房供销合作社,12里的山路一个多小时就走到了。记者问她,这么小的年纪,挑得动吗?朱竹英毫不迟疑,她说别人能干的我都能干,挑起担子会越走越快,落不下。朱竹英还记得自己生产前一天还在擦玻璃,白天干活,晚上给孩子洗衣服,天不亮又开始干活。当时并不觉得累,反而充满了干劲儿。由于当时的交通、环境等因素限制,职工们过年都在供销合作社,但这并未影响职工的心情。朱竹英在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十几年中只在家里过过一个年。
“群众的困难就是咱自己的困难,再大困难咱也得帮。”这句话是时任主任程文忠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当年的这个老主任言传身教地影响、带动着蝉房供销合作社的干部职工,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一面旗帜,成为当地群众交口称赞的一段佳话。
退休后的赵喜英成为沙河市传统文化协会的义工,今年回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蝉房乡大欠村。赵喜英站在台上说:40年前我到蝉房时是个大姑娘,30年前我离开蝉房时是个小媳妇,现在我成了老太太,蝉房的乡亲们还认识我吗?话音刚落,台下就有人喊:“这是供销社的喜英!”乡亲们依然记得当年的“铁姑娘”,让她激动感慨。
退休后的赵喜英看到村里的老年人理发困难,她就买了工具自学剪发,为老人理发,对于身患疾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她都主动上门服务。在她理发过程中,还有一类特殊的服务对象:临终老人。秦安山是一名孤寡老人,老人去世后,赵喜英专门跑去为老人理了最后一次发,让老人干干净净地走了。“这不是普通人能干的事呀!”乡邻对此称赞不已。
赵喜英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上,记录着每次出去理发的人数以及理发者的住址、姓名和身体情况。仅仅一个月,上面的理发记录已超过百人。如今,赵喜英收了四五个徒弟,还成立一个老年服务队。她说谁想加入都欢迎,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时光兜兜转转,40年前赵喜英挑着扁担为山区老百姓服务,40年后,赵喜英走街串巷为年迈的老人免费理发,用另一种形式延续着供销合作社人的服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