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座大桥建成3年未通车 变身玉米晾晒场
新华社电 (记者 王民、陈灏)河北省故城县郑口镇通往山东省武城县鲁权屯镇的一座大桥建成3年后迟迟未通车。近日,多家媒体对此报道称“亿元大桥变身玉米晾晒场”。记者经调查核实,所谓“亿元大桥”桥体实际耗资4400万元,而3年不通车缘于山东方面承担的配套引线工程迟迟未开工。
耗资4400万元建大桥
武城县与故城县以京杭大运河为界分隔东西。郑口镇为故城县城所在地,从郑口镇到武城县鲁权屯镇跨运河处,原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桥。因老桥年久,目前只允许小型车辆通行,大部分当地百姓往返于两镇仍然使用老桥,大货车则禁行。
为方便运河两岸经济、社会往来,河北、山东双方决定在老桥沿运河向南约4公里处建设一座高标准新桥——郑口运河大桥。2009年,大桥开工。
据记者了解,全长900多米的郑口运河大桥桥梁由河北省交通厅投资4400万元,与桥梁配套的故城界内6.6公里引线工程投资5200万元,资金由省厅补贴和地方自筹解决。这条引线与邢德线、郑昔线等多条河北省道相连,在2009年11月底建成通车。郑口运河大桥桥梁于2011年开工建设,当年年底主体工程完工。
建成3年难通车
故城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说,大桥是由两省政府及交通部门多次协商共同签订协议建设,从大桥东侧到鲁权屯镇中心仅以约4公里乡道相连,现在这条乡道已经从原来的柏油路变成坑洼的半土路。而河北已经完工的6.6公里引线连接了多条省道,属于二级公路。由于大桥东西两侧引线公路等级不同,导致山东方面的建设计划与河北不同步,大桥东侧的山东界内引线工程未能与大桥西侧的河北界内引线工程同步完成,造成大桥建成3年后不能通车。
由于老桥禁止大货车通行,新建的郑口运河大桥迟迟未通车,当地人在老桥北侧和新桥南侧各建设一座浮桥,供大货车等车辆通行。据记者了解,浮桥属于个人建设经营,针对大货车按吨位收费,小轿车通行一次收费约10元,大部分当地百姓骑自行车以及摩托车、农用车过河一般走县城边上的老桥。
政府称不通车是为了避免“边建边修”
据介绍,3年来,故城县政府和县交通局多次与武城县政府及县公路局、县交通局沟通协调,督促加快山东界内引线建设。
武城县有关部门负责人24日向记者证实,郑口运河大桥东引线规划、测量等前期筹备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处于待修阶段。工程未开工主要是受德上高速的施工影响。
据武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介绍,德上高速武城段去年10月开工修建,设计标准仅为县乡级的郑口运河大桥东引线如果在高速路建成前通车,必然会引来运输土方、石料等重型车辆大量集中通行,造成路面破损、路基塌陷等毁灭性伤害,陷入“先建再修、边建边修”的困窘局面,造成财力的巨大浪费。同时,德上高速与郑口运河大桥东引线相交,在高速路开工前,对大桥东引线的影响无法准确预测,因而引线工程不宜提前修建。这也导致郑口大桥东引线项目迟迟没能开工。供图/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