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见闻】始于唐兴于宋历经千年 大名看名城

30.05.2015  11:14

邯郸大名县古称北京大名府,大名府故城紧邻隋唐大运河的邗沟段,始于唐,兴于宋,历经千年。今天让我们随记者一起走进大名县,系列报道《大名见闻》,今天请听第一篇《大名看名城》。

名贯河北,号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这是小说《水浒传》中对宋朝北京大名府一处酒楼的描述,繁华的北京大名府就是现在的邯郸大名县。我们熟悉的很多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大名县文广新体旅局赵卫广:智取生辰纲就发生在大名的东南角、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现存好多村庄的名字都和那时有关,九营十八寨,皇帝在这御驾亲征。

大名府故城可以说是兴于运河,北宋时期,繁华媲美都城开封,但是到了明朝初年,一场水患大名府故城一朝覆灭、深埋在地下,同一年,明朝政府在故城附近兴建了保留至今的大名府城。

大名县文广新体旅局赵卫广:(明城)里面有文庙、府衙,清代做过三省的总督府,直隶第一省会。清代的时候直隶总督署最早在这。原来这里有大小衙门72座。

曾经辉煌的政治地位和繁荣的经济给大名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遗存,古城墙、旧牌楼、各种遗址掩映在如今的大名城里,古色古香。大名博物馆内收藏的国宝、文物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其中一尊镇馆之宝,“明代道家碧霞元君女神像”,是国家一级馆藏文物。

博物馆讲解员:铜像高1.6米,总重达700余斤,原供奉于大名县牛古村的泰山行宫庙中。民间有北元君、南妈祖的说法,北元君指的就是这泰山奶奶。

大名这座正待开发的历史名城,转过一条街巷、驻足一个村镇,就能看到不一样风景。(河北电台记者张雁、付建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