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每年200多万吨错季蔬菜稳定供应北京市场
京张农业区域合作七年来,张家口成为北京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每年7至9月份有大量的张家口错季蔬菜销往北京市场,今年预计达到260万吨。
在供京重点蔬菜乡镇尚义县七甲乡,70%以上的耕地都种上了错季蔬菜,7至9月每天都有大量的外地货车来到这里把刚采收的新鲜蔬菜运到北京市场。
甲天蔬菜合作社理事长杨军:现在我们合作社种的将近一万亩蔬菜,大部分已经走到北京超市,包括物美、超市发,还有首航、华普,现在大路菜已经是接近尾声了,现在就是一些土豆、芹菜。百分之八十吧卖到北京。
京张农业区域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以奥运蔬菜供京为契机,张家口市和北京市签署了《蔬菜产销合作框架协议》,七年来两地以菜为媒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张家口市农牧局副局长李万宇:为了产地和销地这种双赢,两个政府签订了框架协议。协议就是利用政府这个平台,表达一下双方在各个方面合作的一个意愿,双方谁也离不了谁,咱们需要往出卖,北京市民需要吃菜。跟咱们签了框架协议以后,北京市每年在资金上给咱们市里一部分资金,比如在节水农业上,搞滴灌什么的。
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是生产绿色错季蔬菜的“天然工厂”,在政府部门引导下,错季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加大,今年达到了150万亩,截止9月10日,蔬菜产量达359万吨。由于张家口距离北京只有200多公里,上午采收的蔬菜,通过公路运输当天就可以出现在北京市民的餐桌上。
北京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康森:张家口地区发展冷凉、独特、绿色有机的蔬菜产业很有优势,正好契合了北京市场供应的特点,能弥补北京市场蔬菜的供应。
为了保证销售渠道畅通,京张两地农口部门积极推进农超对接,相当一部分蔬菜从地头直接进了北京的各大超市。北京物美超市已经连续多年和张家口蔬菜产地签订供销合同。
超市经理于波:我们物美这边一直是在全国各地开基地,这个地区菜的品质优质,种植面积广,价格比较低,属于北京后花园、菜篮子。
据统计,每年7至9月份有200万吨以上的张家口优质蔬菜供应北京市场,北京市民消费的蔬菜中有一半来自于张家口。
张家口市农牧局副局长李万宇:咱们市场一半在江南,一半在北方地区。北京和天津的菜对咱们的依赖程度很大,在这个季节,咱们的供应量咱们的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它的市场价格,这个季节他们用咱们市里的产量能够很准确地预测到它几天之内的蔬菜行情变化。
大量错季蔬菜供应北京市场的同时,也鼓起了张家口坝上菜农的腰包,蔬菜产业成为坝上各县的富民产业。在尚义县七甲乡几乎所有的水浇地都种上了错季蔬菜,今年仅蔬菜一项就可以为全乡人带来人均6000元的纯收入。在市场利益的推动下,京张两地在蔬菜产销方面的合作变得水到渠成,张家口市农牧局副局长李万宇继续看好双方在农业方面的区域合作。
李万宇:跟北京这个合作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市场这种自然关系,它这种天然的一种联系。实际上咱们现在讲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它更多地是靠市场机制,菜是这样,任何方面也是这样。(河北电台记者张玉平、张家口电台记者赵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