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人在外埠系列报道之二:走南闯北制冷人

01.06.2015  15:31

开滦人在外埠系列报道之二

走南闯北制冷人

开滦建设集团制冷工程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走南闯北,以苦为乐,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技术完成一项又一项艰巨的工程。他们走到哪里,就把开滦人的特别能战斗精神带到哪里。近日,记者采访了这支队伍中的几位成员,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为了企业,他们无私奉献

我在建设集团工作30多年了,在工地的时间远远多于在家的时间。也许别人觉得干我们这行不容易,我却觉得其乐无穷,因为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企业。”谈起在外埠工地工作的经历时,今年59岁的建设集团制冷工程处副处长李元春这样说。接受记者采访时的9天前,他刚从内蒙古镶黄旗东林煤矿回到唐山。

2014年2月,李元春和制冷工程处67名员工一起来到内蒙古镶黄旗东林煤矿。李元春说,那里一年只刮一季风,这季风一刮就是一年。2月10日进矿时,当地白天最高气温为零下十七八摄氏度,夜间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需要冷冻的斜井深304米,甲方要求在2014年9月20日前完工,如不能按时完工,制冷工程处就要作出相应的赔偿。除打钻之外,工地的其他工作都由制冷工程处员工自主完成。此次,制冷工程处所接的是半截井,由于天寒地冻,混凝土难以浇筑,须重新冻结井筒。半截井下面是钢棚和混凝土,钻机很难打进去。大家千方百计克服困难,重新向井筒填入混凝土和泥浆,之后用压力泵加压。然而,由于施工变更,斜井深度由304米变为345米,工期延长到12月20日,加上矿建施工进度和制冷工程进度不一致,制冷工程处的员工只得连班加点。

早上7时,大家准时开工,一直工作到晚上7时。夏天,天亮得早,开工时间提前到6时。制冷工程处项目部经理孙文斌吃住在工地上,因病离开工地后,项目部副经理孙亮和赵贺光接替了他,在工地一待就是几天,忙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

施工还面临着气候方面的阻力。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气焊的火苗也不走正。风大时,大家用吊车吊管材,风小时吊板材;下雪时,大家戴着只露出眼睛和嘴的黑色头套,在工地上一干就是一天。每天晚上,赵长森、刘振金等项目部的技术骨干都和班组长开碰头会,总结一天的工作,把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好再休息。

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工程顺利完工,没有发生安全事故,还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制冷工程处实现了矿建施工“挖糖芯”的目标。采取保温措施后,区域内的温度提高了4至10摄氏度,送冷少,散冷面积小,降低了装机耗电量,显著降低了成本。由于斜井冻结技术的成功应用,该工程单月最高进尺75米,连续3个月进尺实现60米以上,创出我国冻结斜井掘砌施工进度的最好成绩。东林煤矿特意发来贺信,对在施工进度、质量与管理各方面取得成绩的建设集团表示祝贺。

工程顺利完工,甲方称赞开滦人真厉害。我们确实打了个漂亮仗,按时完成了任务,为公司节约了成本,还取得了技术创新成果。”李元春笑着说,“支撑我们坚持下来的,是我们对企业的爱。

吃苦磨练了他们的意志

我在好几个外埠工地工作过,风沙、大雪、高温……我都见识过了,苦是肯定的,但正是艰苦的条件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制冷工程处第二项目部经理王晓辉今年34岁,嗓音略微沙哑,黑黑的脸上写满了刚毅。工作9年来, 作为管技人员,他始终战斗在工程一线。

2009年,王晓辉在安徽淮南朱集西项目部工作。由于土质原因,施工中出现了断管现象。10月的一天,正在车间忙碌的王晓辉突然被告知井下发生了盐水泄漏,要立刻关闭盐水泵。车间距离井口将近200米,王晓辉要下到沟槽里,判断漏水的位置,之后采取措施。虽然已是10月,但当地白天的气温依然在30摄氏度以上,而封闭的井下空间内,气温约零下18摄氏度。王晓辉顾不得换衣服,穿着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来到井下,关好阀门之后回到地面继续工作。第二天,他开始发烧。项目部领导马上安排他就医休息。可没过几天,他马上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2013年7月,王晓辉和7位工友及两名夜间值班人员在河南平顶山煤矿从事拆除工作。他们需要以最快速度将拆卸下来的设备装载到运输车上,以便及时运送到其他项目工地。正值盛夏,当地白天最高气温达38摄氏度。王晓辉和工友顶着烈日装车,汗水很快就湿透了他们的衣服。突然,员工高晓桐感到头晕,之后开始呕吐。大家立刻把他送到值班室休息。不久,员工吴莹和刘亚超也先后出现中暑症状。食堂为他们送来了藿香正气水、西瓜和绿豆汤,3个年轻人稍作休息之后,继续挥汗如雨地工作。当天下午,大家按时完成了拆除任务,保证了设备的及时运输。

任务急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因为哪怕耽误一点儿时间,都可能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而对我们来说,只要咬牙忍一忍,无论多难都能挺过去。

工地是他们的家

接受采访的3个人中,王健是最年轻的。31岁的他是制冷工程处第四项目部经理。2009年6月,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健离开沧州老家,成为建设集团的一名员工。到达银川红一项目部时,他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20多米高的井塔是视野里唯一的建筑物。大漠的苍茫和壮阔让王健感到新奇和兴奋。然而,他想给远在家乡的父母打电话报平安时,却发现手机没有信号。一位工友指着不远处一座沙丘说:“去沙丘上打吧,除了那儿,别处没信号。”“当时宿舍还没建好,我们暂时住帐篷,这种生活对我来说是完全新鲜的,可难免有点儿不习惯。”说话的时候,王健始终面带微笑,“我和工友们相处得很好,大家像亲兄弟一样,有他们的帮助,很快我就适应了。

沙漠上昼夜温差大,即使是六七月间,王健和工友们夜里睡觉也要盖薄棉被,而到了中午,骄阳似火,炎热干燥。有时候,大家从食堂打了饭,端着往住处走,还没走出几步,突然就来了一阵风,饭菜里便落了一层沙子。沙尘暴袭来的时候,更是天昏地暗。

自然环境虽然艰苦了点儿,工作也难免辛苦,但是我们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多彩。”王健说,项目部有乒乓球室、棋牌室、娱乐室,他和工友在业余时间可以打球、下棋、看电视。宿舍有了空调和浴室,食堂的菜品也越来越丰富。2011年,建设集团在20多个一线项目部建立了流动书屋。王健所在的银川红一项目部流动书屋就有100多册图书。业余时间,大家可以上夜校,听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和项目部管技人员讲解安全常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节日期间,建设集团领导会到工地慰问,和员工同吃同住同乐。

习惯了长期在外面,大伙儿都不觉得想家。对我们来说,工地就是家。”王健微笑着说。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