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医生山里“扎根”——发自内丘县
病房房顶掉灰漏雨、墙壁斑驳开裂,职工宿舍几乎要坍塌……第一次见到侯家庄乡卫生院的景况,李晓龙心情很沉重:这就是他今后3年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这个破败的卫生院在他手里能否起死回生?
李晓龙是内丘县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医师,2014年8月底,他被抽调到侯家庄乡卫生院担任院长,卫生院门口也挂上了“内丘县医院一分院”的牌子。
侯家庄乡地处内丘县最西部的太行山深山区,距离县城60多公里。作为当年的战备医院,1977年建院的乡卫生院曾承担着重要的基层医疗服务职能。但因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投入不足,时至今日,乡卫生院几乎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仅有的4名正式医护人员都只有中专学历;常用诊疗器具只有听诊器、血压计,唯一能做的检查是血(尿)常规……对侯家庄乡下辖的35个行政村的1.5万名群众来说,乡卫生院不过就是个药房,即使小病也得舍近求远,到相邻的邢台县宋家庄镇卫生院,大病只能去县城。若遇恶劣天气,病患转运更加困难。
“群众舍近求远看病的背后,实际上是对乡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不信任。”内丘县卫生局局长王军坦言,与山区卫生院的冷清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县城大医院里人满为患、看病排长队。“说到底,还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前些年,内丘县也曾组织大医院对山区乡镇卫生院进行帮扶,可临时性帮扶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山区医疗资源匮乏的境况。
如何均衡配置医疗资源?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2014年,内丘县探索推行“医联体”模式,以县医院、县中医院为主体,分别联合侯家庄、獐么两个山区乡的卫生院,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模式,力争让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患者恢复期的康复在卫生院完成,从而释放和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侯家庄乡卫生院被确定为试点。去年8月,新院长李晓龙走马上任。
大型X光机、心电工作站、电子病历系统、120急救车……上任之初,内丘县医院就在购置医疗器械上,支持了李晓龙100多万元的物资,并对侯家庄乡卫生院重新进行了粉刷、修葺,改变了以前基础医疗设备缺乏、群众就医环境差的问题。
“山区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留守者多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派谁进山、派几个人进山,我们当时颇费脑筋。”内丘县医院院长张顺说,选中李晓龙是因为他有10多年心内科、消化内科和神经内科工作经验,而与他搭档的刘卫东既是普通外科、神经外科的一把好手,也兼通骨科诊断。护士长王小叶不仅业务能力强,还是侯家庄乡本地人,对当地情况较为熟悉。“虽然派出的员工不多,却各个都是多面手,再加上乡卫生院原有医护人员,足以满足山区群众日常的看病需求。”
新模式的好处逐步显现。今年3月,李晓龙在给侯家庄乡侯家庄村村民马文书检查身体时,发现其有口齿不清、甚至短暂失语现象,怀疑是脑栓塞。他一边联系县医院神经内科医生,一边派乡卫生院配备的120急救车将老人送出山。
“一到县医院就有人接应,直接给安排进了病房。”让马文书老人家属更满意的是,10多天过去病情稳定后,县医院又将他转回了侯家庄乡卫生院进行康复治疗。“大医院费用贵不说,家属照顾起来也不方便。回来守着家门口,又有专业的医生护士,省钱又放心。”
“医联体”模式推行半年多来,侯家庄乡卫生院从过去每天仅有三四名患者拿药、输液,变为现在最多时有40多名患者前来就诊。仅今年前3个月,该院的门诊登记量就分别达到589人次、506人次和623人次,较去年一季度增长144%。
今年4月24日,内丘县中医院与獐么乡卫生院也正式启用“医联体”模式。这意味着,“医联体”模式已在内丘两个山区乡实现全覆盖。
与县医院向侯家庄乡卫生院直接派驻院长的“紧密型”联合不同,县中医院与獐么乡卫生院的联合属于“松散型”:安排1名妇产科医生常驻,人员3个月一轮换;安排内科、外科医生各1名,每周两次到卫生院坐诊;如有患者需要手术,可随时预约县中医院医生,确保随叫随到。
“过去如果病人需要做手术,都是家属拉着病人往山外跑,既折腾患者也浪费时间。现在通过跟县中医院联合,病人不用动,变成了医生往山里跑,不仅省去了患者来回转院的麻烦,也降低了他们的费用支出。”獐么乡卫生院院长闫夫军说。
前几天,獐么乡中栗峪村村民李振堂就专程从打工地石家庄返回家乡,由县中医院外科医生操刀、在乡卫生院做了肛肠手术。
“全部开销算下来有2000多元。按照新农合要求,在乡卫生院住院的报销起付线是100元,报销比例也高,最后需要我个人花的费用只有400多元。”李振堂算了一笔账,同样的手术,在县里大医院做总共要花费3000多元,报销起付线提高到300元不说,报销比例还低,算下来个人得花1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