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民政局六措并举 强化为民服务能力建设

17.07.2014  18:0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唐山市民政局将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政工作紧密结合,采取六项举措进一步增强为民解困、为民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区划地名公共服务。 积极推进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收集地名信息50000余条,形成普查档案120卷、工作图39张、成果图75张、照片8912张。稳步推进数字区划地名工作,出版了《唐山市地图册》和《唐山市政区概览》等书籍,初步绘制完成《唐山市城区图》和《唐山市政区图》,认真组织编纂《唐山市地名文化丛书》。

二是强化服务社会组织能力。 进一步规范年检工作流程,简化年检程序,将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福利机构等进驻办理事项,办理时限压缩率67%。受理社团、民非登记材料 52件,办结51件。组织近430家市属社会组织完成了年检,参检率达到90%,年检合格率超过95%。对37家社会组织进行了评估。组织市属100多家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为民服务”活动300多次。

三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全覆盖。 制定了《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全覆盖实施方案》,纵深推进该市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全覆盖。对全市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摸底,完成社区建设基本情况统计工作。

四是推进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 完成了海港区婚姻登记处的验收工作。全市新办理登记结婚30727对,离婚10084对,登记合格率100%。丰润区、乐亭县、遵化市婚姻登记处被民政部评为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

五是扎实推进殡葬管理工作。 在天津塘沽海域举行了第17次海葬,继续保持全省举办海葬活动次数、参与人数最多。抓好清明节期间的祭扫工作,共接待祭扫群众近23万余人次,疏导车辆4万余辆,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推进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和公益性公墓生态化改造。建成市级示范性农村骨灰堂6处,改造生态型农村公益性公墓4处。

六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 完成2013年度全市社会工作者申请、登记工作,对全市考试合格的95名社会工作者进行了登记、发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聘用和工资待遇兑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