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多吨假劣食盐流入河北等7省市 卖家自己不吃
【核心提示】 一团伙制售假劣食用盐2万余吨,通过层层流转销往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江苏等7个省市,涉案价值2000余万元。仅需个把小时的工夫,数以吨计的工业盐换个包装就成功变身为“食用盐,全程只在京郊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平房里完成。近日,公安部指挥江苏、北京等地警方一起侦破这起特大工业盐冒充食盐案件,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22名,捣毁制假、仓储窝点5处。
据警方披露,该团伙已制售假劣食用盐2万余吨,案值2000余万元。整个犯罪团伙为三层五级网络,除终端批发、零售人员外,属家族式犯罪架构。这是今年公安部部署食药打假“利剑行动”以来公安机关侦办食品犯罪案件取得的又一重大战果。
个把小时的工夫,数以吨计的工业盐仅仅换了个包装,就成功变身为“食用盐”——这一看似宏大的制盐工程,全程只在京郊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平房里完成。而后,一袋袋看似来路正当的“食用盐”从这里出发,通过层层流转销往全国7个省市,其广泛的市场多数是这些地区的偏远乡镇。
长途客车成“假盐”运输工具
破绽,最初暴露在制售网络的最末端。2014年下半年,泰州市的盐政部门在日常执法中发现,其辖内的海陵、姜堰、靖江、兴化等地均有大量的包装上标有“北京**加碘精制盐”的袋装盐销售。
这种袋装盐的价格比一般食盐的市价低,买家多是郊区的农户或是食品加工店。多年来,泰州市场上售卖的多是淮盐。于是,执法人员首先想到:根据食盐专营政策,这一“外来户”可能涉嫌异地售卖。不过,检测结果让他们震惊—经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盐业产品质量检测站检验,这些袋装盐中碘含量为零,水不溶物超标,甚至还检出了亚硝酸盐。泰州市盐务管理局副局长周律刚指出,亚硝酸盐的外观和口感均与食盐相似,如果大剂量食用,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根据经验,执法人员基本断定,这种“食用盐”实为工业盐。2014年11月13日,泰州警方决定立案侦查。侦查的过程并不平顺—尤其是在泰州警方摸清袋装盐的源头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而非泰州。
侦查中,许多购买者将来源指向了一个看似与食盐买卖毫无关联的人群—客车司机。警方很快意识到,这些盐并没有专门的运输渠道,而是借助从北京发来的客车流入泰州市场。“光是泰州的几个地区,像这样直接参与运输假盐的司机就有十几二十个。”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朱金华说。
警方收网前突击转移加工点
查清源头须北上。2014年11月底的一天,民警坐上了一辆从姜堰出发的客车。“客车在北京的长途汽车站停下后,在上下客的间隙,有人扛着蛇皮袋或纸箱子过来,搬进客车。里面装的就是这种盐。”朱金华回忆。
民警后来还注意到,这些货的来源是一个骑三轮车的男子。“大概四十五岁,民警跟他七绕八拐地,去了客运站五百里外的一个小巷子里,那边有个调味品店。存储的仓库就在附近。”为了进一步探清“假盐”来源,泰州派出多名精干民警,驻扎北京。
一辆河北牌号的卡车引起了民警注意——每到晚上,这辆卡车就特别忙碌,往返于调味品店和大兴区青云店镇东赵村之间。“东赵村那边是一个城中村,加工点就在那里。”朱金华记得,加工点位于一片民房中,门前是一个金属加工厂,位置极为隐蔽。“这里面的租客姓王,他是假冒食盐的主要加工者。”警方曾试图接近加工点,但王某等人表现得极为警觉,稍有外人接近,就会有人上来问话,“想接近很难。”未免打草惊蛇,警方决定先查清所有外围情况。“关键人物出现了!王某的姐姐和姐夫。”
说起这一发现,朱金华至今难掩兴奋:王某的姐姐之前注册一个工业盐的销售公司,他姐夫姜某以前因违法经营食盐被处理过。“这让我们有了足够的理由怀疑,这一家族团伙很有可能通过工业盐的公司进来工业盐,分包之后,假冒食盐卖入市场。”
历经四个多月的侦查后,2015年4月2日,警方决定收网。“当时我们已经掌握了他们在北京的窝点和仓储点。”在此之前,泰州已派遣70余名警力挥师北上。抓捕当天还有一段插曲:在警方行动前,王某等人已悄然转移了加工点。
“等我们到了东赵村的加工点时,里面已经人去楼空,地上还有不少残留的盐渣。”朱金华说,他们立即将民警分散到周边各个巷道,最终通过王某的货车锁定他最新的加工点。当天,王某、姜某等人被先后抓获。另有30多名警力驻守泰州,参与运输的客车司机被同时抓获。
售往全国7省市,卖家自己从不吃
王某的发财生意始于2008年。此前,他曾跟着姜某打工,每个月收入一千多元。“当时我姐夫(姜某)做的也是这个,看他挺来钱,我后来就自己单干了。”王某曾告诉民警,“食盐”原料也是从姜某等人手上购进的。
“所谓加工,其实就是一个分包的过程罢了,原来是工业盐,分包完还是工业盐,只是换了个包装。”朱金华强调。“入行”之初,王某采用的是人工灌装:将50千克包装的工业盐分装进小包装袋即可。在包装时,王某还按照克数的多少,冠以不同的名头。比如400克的叫深井碘盐,500克的叫加碘盐等。“其实都是工业盐,没有任何区别。”2014年下半年起,王某的加工流程更加简化:他花了一万多元买了分装机,只要将工业盐原料倒进漏斗中,就能自动分包。“两三个小时就能装完一吨的量。”
“食盐”制成后,王某根据实际需要,卖给在客运站附近做百货批发生意的胡某等人,胡某等人再卖给大客车司机。客车司机再将“食盐”藏匿在客舱或行李箱内,最终流入包括江苏、北京在内的7个省市。
“客车司机一般会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分散批发给城郊结合部和农村的小商户。很显然,正规的卖场,这种盐是进不去的。”朱金华说。目前,包括王某、姜某等7人被逮捕,21名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其中包括客车司机和工业盐的提供方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犯罪嫌疑人在归案后表示,他们虽然买卖这种“食盐”,自家却从来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