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合肥市物价局了解到,为保障地铁1号线2016年下半年开通运营,合肥市物价局已启动轨道交通(地铁)票价制定工作,并将于价格决策之前完成重大价格决策风险评估。
地铁票价进入成本监审阶段
轨道交通1号线计划于2016年12月底投入试运营,票价几何备受关注。
市物价局相关人士透露,对国内部分已开通轨道交通城市票价的调研已完成,目前地铁票价已进入成本监审阶段。
根据《安徽省政府制定价格听证目录》规定,制定轨道交通(地铁)票价将向社会发布公告,并举行价格决策听证会。
市物价局将在票价制定前,组织开展价格(成本)调查和市场供求、社会承受能力调查,征求决策事项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网站和媒体等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重点在对地铁票价政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效益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判断、预估预测,排查可能出现问题的风险源、风险点,对存在社会稳定、法律、环境、经济风险及决策方案的必要性、合法性、可行性、可控性进行全面评估。
据了解,此前出租车运价调整时也曾经过重大价格决策风险评估。
地铁票价略高于公交车
据了解,合肥地铁票价的制定将充分考虑市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票价水平与市民消费水平相符,将略高于常规公交,低于出租车。
物价部门调研显示,从居民收入水平看,2014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48元,在已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中,分别为北京的66.84%、上海的61.51%、广州的68.32%、武汉的99.06%、长沙的79.69%和郑州的100.87%。
从居民交通消费支出结构和水平看,合肥市居民交通消费支出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人均交通消费支出从2007年的354元上升到2013年的2526元;在绝对额增加的同时,交通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7年的2.64%增长到2013年的8.99%。显示出合肥市民越来越多注重出行质量的提升,对轨道交通票价水平具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