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登陆震撼台湾 “模范生”为何坐不住了
台积电7日正式向台当局递件,申请赴大陆投资12吋晶圆厂,这一消息成为8日几乎所有台媒的头条新闻。“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厂龙头西进”、“台企登陆投资最大金额”,是这则重大新闻的关键词,但让岛内震撼的,不仅于此。
最新应用技术与最大投资案
台积电7日向台当局“经济部投审会”递件,申请赴大陆独资开设12吋晶圆厂与设计服务中心,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投资金额为30亿美元(约新台币982亿元),预计2018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据了解,这也是台企历年来最大金额的登陆投资案。
所谓晶圆,指的是硅半导体电路制作所用的圆形硅芯片,代表着半导体产业中的关键技术。晶圆的尺寸决定裁切出来的芯片数量,比如台湾此前开发的直径8吋的晶圆,能切出数百颗芯片。可切出更多成品的12吋晶圆,代表着目前应用的最新技术,也受到台当局更多的“保护”。
半导体一直是台湾在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产业,2014年产值超过新台币2.2万亿元,GDP占比高达14%,是真正的台湾经济命脉。而身为全球晶圆代工厂龙头的台积电,2014年营业收入高达251亿美元。相比之下,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同年的营收则不到20亿美元。
因此,台积电新动作给岛内带来的震撼,并不奇怪。台“投审会”已宣布,将对这起投资案展开两个月的审查工作。审查的内容,主要看是否符合台当局此前设立的“四大关卡”,包括要有技术落差(比台湾落后一个世代)、对台湾要有相对投资、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在台员工权益(不准裁员)。
台积电西进动作早有征兆
台积电对外定调,此案由张忠谋董事长亲自拍板。搬出在岛内拥有超强影响力的张忠谋,就是为了减少外界疑虑和可能的压力。而张忠谋将西进定调为,“近年来大陆半导体市场成长快速,投资是为就近协助客户并进一步增加商机”。
业界认为,大陆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因应客户在大陆直接制造、出货的要求,国际大厂纷纷将生产基地向大陆转移,台积电的竞争对手都已在大陆设立12吋晶圆厂。今年8月,全球手机晶片龙头高通宣布与大陆最大晶圆代工厂合作生产晶片“骁龙410”,带给台积电等岛内代工厂极大的震撼。因为这是国际晶片大厂首次为了消费市场,舍弃更好的技术,而选择离市场更近的制造商,这被视为台积电最终登陆的导火索。
此后不久,台湾半导体协会公开呼吁,要求尽快开放赴大陆设立12吋晶圆厂,确保台湾半导体产业地位。台当局8月底迅速宣布放开12吋晶圆厂独资登陆,这一政策当时就被外界解读为“台积电条款”。
“模范生”为何坐不住了
而对于台湾半导体业界来说,台积电大动作西进的指标意义还不止于此。作为台湾的领袖级企业,台积电过去投资重心坚持放在台湾,被称为“最守原则”、“最坚持投资台湾”的“模范生”。
但在事关生死的压力面前,“模范生”也终于坐不住了。对于这种选择,台当局也表达了谅解。“行政院副院长”张善政昨天表示,台积电登陆设12吋晶圆厂,“是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台积电再不过去,以后就卖不进去了”。
而在业界看来,台积电登陆投资受“一拉一推”两大因素影响。一是大陆产业政策的“拉力”,二是台湾投资环境恶化所形成的“推力”。
11月底,马英九赴台积电参访时,张忠谋就当面提出,限电与环保是台湾投资环境的两大隐忧。而电力受限与环保阻力,只是台湾整体投资环境恶化的一方面。行政效率不彰、法令落后、劳动力不足、政治挂帅及重大政策经常转弯等,都是长期存在且无法解决的难题,近年来让外资投资金额大幅缩减,也迫使台湾产业界不断爆出出走潮。(海峡导报记者 刘强)
(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