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台湾人也来这个北方小渔村拜妈祖?
蚕沙口是曹妃甸渤海边一个普通的小渔村,这里有北方最大的妈祖庙,每年都会有几十万访客到这里拜妈祖。
蚕沙口村的妈祖雕像。河北电台记者王利贺 摄
进入曹妃甸柳赞镇,通往蚕沙口村的路上,远远就看到了村西高耸的妈祖雕像,汉白玉雕刻的妈祖面露沉静,俯视入海口。
相距不远,就是气势宏伟的妈祖庙——蚕沙口的天妃宫。
蚕沙口天妃宫。河北电台记者付志猛 摄
村里的老人桑跃勤说,妈祖庙的传说一直伴随着村里十几代人:“不知道这庙啥时候有的,只知道重修,有年纪的人说是哪年哪年重修,先那个小庙,从老一辈记事,就是这么大”。
河北电台新闻频道总监王利贺(左)采访蚕沙口村民桑跃勤(右)。河北电台记者付志猛 摄
蚕沙口南依渤海,北连滦河,是渤海湾的湾中之湾,这里浪缓滩平,自古代以来就是京畿海运和皇粮漕运交汇的重要码头,也是当时江南商船行至河北的避风之地。元代至元年间,南方黄姓船商在渤海湾遇险,在蚕沙口脱险,为了还愿,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妈祖庙。
蚕沙口村委会主任杨士革:“通过海运到漕运这儿是一个中转站,一个姓黄的老板是南方人,一到这个海,大浪滔天,船翻人仰。他当时就求妈祖娘娘,娘娘保我平安了,我在这地方给你修庙。在蚕沙口恢复风平浪静了,他就奔这儿来了,最后盖了个庙。”
庙里供奉的妈祖史上确有其人,名叫林默,是五代时期的人,自幼识水性,擅游泳,常常救助渔民船舶脱离险境而不图回报。林默的行善济世,获得了天下渔民的敬奉,元代至元15年被加封为天妃,成为历代渔民尊奉的护海女神。直到现在,妈祖祭典仍与黄帝祭典、孔子祭典并称“中华三大祭典”。
河北电台新闻频道总监王利贺(中)、河北电台驻唐山记者站站长陈剑晨(左)采访渔民桑献林(右)。河北电台记者付志猛 摄
蚕沙口人世代以打渔为生,出海作业风高浪险,三面水一面天的漂泊生活,让他们每次出海前都要祭拜妈祖,祈求平安。今年63岁的桑献林从十七岁上船开始打渔,几十年见过无数的风浪,其中一次在韩国附近海域的遇险经历,依然让桑献林记忆犹新:“十一级的大风,船都竖起来了,和梯子一样。(那人怎么在上面呆着呀)只能趴着走,站不起来。也求娘娘保佑,念叨念叨,求平安呗,妈祖保佑我们平安。”
休渔期休整的渔船。河北电台记者王利贺 摄
在这里,妈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依赖,更是渔民的精神寄托。不仅是蚕沙口,在整个渤海沿岸,这里的妈祖庙是影响最大的。每年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纪念日这一天,沿海渔民收船晒网,周围州县甚至外省民众、商贾、艺人纷纷到这里赶天妃庙会。
今年刚刚过去的蚕沙口天妃庙会,到访渔民三十万人,最远的甚至来自福建、台湾、越南、马来西亚。
记者:“以前来过这吗?”
游客:“年年三月二十三来。”
记者:“人多吗?”
游客:“忒多人,多远的都上这烧香来,为了平平安安一家子,忒多人,全是人啊。”
妈祖庙前十几米高的旗杆上,写有“风调雨顺”四个字的大旗迎风飒飒,昭示了近千年来渔人们始终如一的心愿。但出海捕捞之路却越来越艰难。激烈的海上捕捞竞争,再加上划分指定作业区域后禁止跨界捕捞,近海船多鱼少,远海又去不了。渔民桑献林:“以前生产队的时候我们村里也就是12条船,现在都几百条船了。基本上就是干不了。你们这船一年能落多少啊?按现在来说也就是七八万块钱,有时候还不落钱,还赔钱,连油钱带工钱就占了七八十万去了,大船八十万算保本吧。”
老渔民的话道出了蚕沙口人的心声和无奈,“改变”成了他们脑海中闪现最多的一个词。村民最看好的是妈祖文化在周围的影响和渔家民俗对城市人的吸引力。如今,蚕沙口村已成立天妃旅游服务公司,正依托着妈祖文化的影响,开发海洋旅游。今年3月,蚕沙口村还捧回了“河北省民俗文化名村”的称号。
河北电台驻唐山记者站站长陈剑晨(右)、河北电台记者李璐(中)采访朱长弟(左)。河北电台记者付志猛 摄
妈祖庙周围,村里复建了古戏楼,刚刚打造完成了神龟石像,正在建设传统文化展示馆。村党支部副书记兼公司总经理朱长弟补充说,村西的水面还将建成一个鱼耕体验基地,让旅客自己去摸贝壳,钓鱼虾,感受渔家生活:“西边儿呢,传统渔业生产基地,将来村西有将近3000亩地,打造人工海水湖,周围也设一些景点、宾馆、饭店,将来那边有十几万大学生过了,和我们这就连成一片了,现在就是靠发展旅游业,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河北电台记者宋书深、王利贺、陈剑晨、李璐、付志猛 唐山电台记者宋建军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