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古人修身理念 开拓审计工作视野

30.07.2015  11:57

 

最近,在机关倡导开展的读一本好书的活动中,我重读了钱穆先生的专题演讲合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在上大学期间曾经读过这本书,那时的理解过于肤浅。今 天在经过了几年的审计工作经历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再回过头来认真研读,细细品味钱穆先生的那些高论,很有一些感悟,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 是个人的道德修养、理想信念会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制度的执行效果。在书中钱穆先生选取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 五个王朝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纵观中国历代王朝之成败,大凡开国之时往往会出现政治开明、官员清廉、人民富足的盛世之 象,而亡国之日一般都会伴随着君王昏庸、官员腐败、民不聊生的破败之景,在这转变之间,制度还是那些制度,但制度的执行人员却不再有往日的自我修养和道德 约束。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之所以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就是强调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 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作为一名审计干部,更要严格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要求,坚持“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 念,在审计工作中坚决落实“实高新严细”的审计工作作风。这是即是我们审计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坚决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 是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有益的调整。比如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唐时期,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 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随着社会的变化,不仅考试内容、每科取士人数发生了变化,甚至因作弊现象出现并严重影响这一制度设计时所希望达到的所谓“公 平”,还设置了糊名、誊录、多人阅卷等措施。我们在审计工作中会接触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单位,有的做法可能对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某些单位 是有益的,但是换到其他单位也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和学习上要用一种开拓创新的理念,一种发现和发展的眼光,要有一种适应新常态 的思维方式,更要自觉不断地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及时了解国内外政策、形势的变化,客观发展地看待和评价事物变化的各个阶段,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敏锐 的目光去开展审计工作。

三是应当善于从古代 政治制度中发掘积极有益的部分。我在学习中认识到,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些设计与理念并不是完全为了维护专制统治而服务的,并不完全是糟粕,这就要求我们要 善于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过去的不一定是过时的,西方的东西也不一定都是先进的,只有选择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有利于国计民生发展的东西才 是积极有益的。因此我也想到,审计人员一定要以一种审慎的态度、辩证的精神对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现在正在进行的稳增长、调结构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跟踪审计,使得审计人员经常接触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面对一些复杂的难以分辨的社会乱象,这就要求我们的审计人员既要充满智慧和热 情,又要沉着冷静地认真分析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特点;既要面对现实又要善于借鉴我国古代的、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经验与做法。我们只有学会在工 作中相互结合认真辨析的工作方法,才能在审计工作中积极利用自己的专长,更好地发挥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职能。(吕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