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气候变化规律 探索绿色科学保粮技术
13.09.2016 01:13
本文来源: 粮食局
粮食丰收了,怎么储得好?日前结束的“APEC粮食标准互联互通研讨会”暨“APEC小农和中小企业粮食减损技术、经验和有关行动高级别研讨会”上,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尚金锁介绍的利用气候变化规律研发出的绿色无污染的生态储粮实用技术,引起与会代表关注。
位于邢台市柏乡县的柏乡粮库,地处太行山东麓,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尚金锁和他的同事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花6年时间完成《粮食保管一年早知道示意图》,用坐标法把气候和粮情变化规律直观地标示出来,在示意图辅助下完成多项科学保粮技术创新。 比如高水分玉米自然通风降水技术,是根据不同水分、不同储存环境,采取不同的标包、码垛形式,适时地通风苫盖,实现了不用烘干,不用晾晒,就可以使高水分玉米降水、保鲜、保质,与传统方式相比,可降低费用50%至70%,破解了高水分玉米保管难的问题。 大豆包衣安全储存技术,是为了解决东北大豆不耐高温容易走油的问题,根据老太太用棉被包裹木箱卖冰糕的原理,给大豆创造一个低温的小环境,实现保质保鲜。采用这项技术,三伏天大豆粮温最高不超过22℃,最低只有8℃,大豆保管三年零五个月,除完成入仓熏蒸过一次外,直到大豆出库再没有用过药,也没有虫害发生,出库时大豆发芽率96.5%,粗脂肪酸价、蛋白质溶解比率等各项指标新鲜如初,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率为万分之一,仅为国家规定的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率的二十分之一,创造了东北大豆在冀中南储存保鲜的新纪录。 1951年出生的尚金锁对于饥饿有着深刻的记忆。他说,粮食保管工作是一项事关粮食安全大局的技术性的基础工作,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在自然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要顺应自然环境,化不利为有利。截至目前,河北柏乡粮库共计发明创新16项储粮技术,都是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条件,探索出的无虫无害无污染的绿色生态环保的科学保粮实用技术。 专家认为,随着绿色储藏、智能仓储、快速检测和生物杀虫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粮食储藏正由“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的安全储粮阶段向“绿色、生态、智能、高效”的生态储粮阶段转型发展。 目前我国粮食仓容超过3亿吨,高大平房仓、浅园仓、立筒仓等主流仓库,广泛采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和粮情监测“四合一”储粮技术,有效降低了粮食损失损耗,确保储粮安全。全国有5000多万吨仓容的中央储备粮库和1500多万吨仓容的地方储备粮库,采用了“四合一”储粮技术,粮食损失损耗从4%降到1%以内。 粮食产后损失巨大也是APEC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由于粮食收割、储存、运输等基础设施与粮食收获和产后管理的不配套,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占粮食生产量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近54%的损失发生在粮食生产、产后处理和存储环节,46%发生在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 作为基层粮库负责人,尚金锁曾经到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学习考察,他认为我国储粮技术在很多方面已经居于领先水平,应当加大推广我国适用的生态储粮技术和经验,这也有助于APEC经济体粮食企业提高储粮技术,降低粮食损失损耗。 不过,目前我国生态储粮尚处于初级阶段,粮食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绿色储粮意识,充分利用好仓储设施及储藏技术,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以低温保鲜储粮、气调储粮以及非化学药剂防治技术为依托的绿色储粮技术,采用有效的生态手段,确保储粮安全。(来源:经济日报)本文来源: 粮食局
13.09.2016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