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推动”的进展与前景
1989年,APEC的建立开创了亚太区域合作的崭新局面。随着成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了适应各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现实情况,平衡各成员的利益诉求,APEC将经济技术合作也列为支柱领域,从而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形成了“双轮推动”的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在APEC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贸易投资自由化领域,APEC以1994年设立的茂物目标为引导,通过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相结合的方式,使APEC各成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显著降低。APEC地区的整体关税水平从1989年的16.9%下降到2013年的5.8%左右。2013年APEC成员的GDP总额达到49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57%。APEC地区的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8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46%。这些数据表明,亚太经济已日益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在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截至2013年,APEC开展的各类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累计已达到2200余项,项目形式和内容日趋多样化。目前,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优先领域主要包括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社会领域全球化、通过可持续增长确保生活质量、结构改革、人类安全以及加强中小企业活力等。同时,APEC还鼓励各成员进一步开展环境保护、促进性别平等、推动科技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等跨领域的合作,全面提升经济技术合作的水平。
在充分肯定APEC“两轮推动”模式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当前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给APEC合作进程带来的挑战。第一,随着APEC成员对深化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愿望逐渐增强,APEC的运行方式逐渐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APEC合作的实效性。第二,APEC始终没有对茂物目标进行明确的界定,也没有设立量化标准,使得APEC对各成员开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的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力度不够。第三,近年来亚太地区各种自由贸易安排的数量快速增长,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代表的大型自贸区不断扩员,在客观上分散了一些成员参与APEC合作的注意力和向心力。有鉴于此,如何根据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完善“两轮推动”模式,就成为APEC面临的重大问题。
面对各方的期待,作为会议东道主的中国展现出了大国风范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在深化和拓展亚太区域合作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并设立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等三大核心议题。
首先,作为本次APEC会议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议题下重点推动的工作,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启动,将进一步明确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合作“车轮”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面向所有APEC成员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还将在根本上解决本地区各种类型自由贸易安排大量衍生所引发的“意大利面碗”效应,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构建更加完整、高效的制度框架。
其次,创新发展与改革将为APEC合作“车轮”提供更加强劲的驱动力。本次APEC会议为该议题确立了五大支柱领域,即:经济改革、新经济、创新增长、包容性支持和城镇化。这些领域的合作不仅有助于APEC成员发挥各自的禀赋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而且同时也将进一步拓展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催生新的合作领域,从而为亚太地区实现平衡、包容、可持续、创新和安全增长目标注入更大动力。
再次,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将为APEC合作的“车轮”铺设更加平坦、宽阔的前进道路。近两年来,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已成为APEC合作的新热点。该领域的合作有助于拉近APEC成员在地理空间、物理空间和制度空间上的距离,使各成员更好地融入区域生产网络体系,提升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质量与实效。今年的APEC会议重点推进制定的《APEC互联互通蓝图》,旨在解决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面临的瓶颈问题,构建硬件、软件和人文交往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复合型互联互通格局。
展望未来,APEC各成员应本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在不断完善“双轮推进”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使APEC为促进亚太和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刘晨阳 作者系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