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活力分布图:各地双创政策落实良莠不齐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供图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供图
1月19日,本报刊发报道《本是双创主力军的科研人员为何缺位》,独家披露了中国科协受国务院委托所做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以下称双创评估报告)的相关内容,用数据和事例反映了科研人员创业雷声大雨点小、离岗创业顾虑多、科技成果转化三权改革进程缓慢等备受科技界关心的“中阻梗”问题,引发不小反响。
中国青年报记者进一步采访了解发现,过去一年来,全国不少地方政府部门贯彻落实“双创”政策措施迅速,政策效果得到一定释放,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得到不小的激发,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从区域数据对比来看,一些省份的双创活跃度与本省所拥有的科技和资源优势不符,而从整体来看,双创政策的落实成效则是良莠不齐。
2015年双创政策出台超2000件 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形成
从整体来看,风起云涌的创新创业潮,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加快形成,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双创评估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5%,其中新增企业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占比超过80%,新增企业运营资产达两万多亿元,营收8000多亿元,对GDP增速拉动0.4%。
这些新增的市场主体,也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返乡农民创业人数同比增长3.1%,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同比增长11.6%,新建企业、个体工商户平均带动就业人数分别达到7.5人和2.8人,其中上海新建企业就业带动效应则达1∶10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双创大潮在调结构方面的作用有所显现。双创评估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长值增速为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3%,前者比后者足足高出了4个百分点。另一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0.9%,房地产服务业下降19.5%。报告称,包括电子信息、机器人、智能电网、医疗器械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当然,这些成果并非一两年来“突击”的结果。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说法,再经2015年3月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双创政策只历时不到两年时间,但双创评估报告的主要执笔人、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出台包括鼓励创新创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多项政策,而后来出台的双创政策,更多地扮演一个顶层设计的角色,将此前的这些政策打包在一起,并试着规避其中的矛盾,从而加速整个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和相关体制机制的理顺,进而培育我国经济的“新动能”。
根据双创评估报告,两年多来,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先后围绕“双创”出台文件22个,涉及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就业政策等多个领域。其中,国发[2014]7号文件、国发[2015]9号文件、国发[2015]23号文件三个涉及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政策,各省(区、市)政府的落实比率分别达81%、42%、48%。
而由这些双创政策衍生出来的、过去两年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累计超过2000余件。报告称,“双创”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形成。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