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奥会的影响不应仅在赛会期
当青少年体育事业受其积极影响,才意味着赛事真正取得成功——
南京青奥会的影响不应仅在赛会期
8月28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奥体中心落下帷幕。本报记者 郑萍萍摄
熊熊燃烧12天后,今晚,南京青奥会圣火徐徐熄灭。明天,6000余名各地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将踏上回家的旅程,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将成为历史。但南京青奥会的影响不会、也不该就此停止,青奥会“以体育促进青年成长”的理念,在眼下的中国社会依然会继续深化和加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已经给南京青奥会做出了“完美无缺”的评价,但这仅仅是针对12天的赛会而言,从社会意义和人文遗产的角度说,南京青奥会完美与否还需时间检验。
回想起此次青奥会的经历,中国射击运动员杨浩然的感受并不仅限于他获得金牌的喜悦,“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广交了朋友,扩大了交流,增进了友谊。”这番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公式化,但却是中国年轻运动员最直接的表述。在中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李红看来,青奥会的经历让她更进一步理解了奥林匹克,“我参观了青奥博物馆,与国外选手一起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奥林匹克历史,我很受触动。”
正如中国青奥代表团团长肖天在中国代表团总结大会上所说:“本次青奥会,中国队123名运动员共完成了1500人次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运动员通过参加知识性、时代性、多元化的文化教育与交流活动,不仅搭建了国际体育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桥梁,担当起体育文化教育与交流的使者,而且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在南京分享青春故事, 扩大了交流范围,让世界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青年人的热情、自信、文明和友善,增进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运动员的友谊。”
“南京青奥会今天就要落下帷幕,但是青奥会的办赛理念值得进一步传承。”肖天表示,“奥林匹克文化与价值需要进一步弘扬,代表团已经部署,各项目不仅要认真总结青奥会参赛工作,查找问题和不足,全面练兵,锻炼队伍,积累比赛经验。更要从促进后备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的角度,从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来总结青奥会、理解青奥会、传承青奥理念,扩大青奥会影响力。”
青奥理念的实现和传承,是国际奥委会对青奥会主办国家的最大期待。在中国,长期受金牌战略影响的体育事业和尊崇应试的教育环境,尤其需要青奥理念来调解。在本届青奥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已经善意地提醒中国,“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这就包括中国,甚至可以说,这种状况在中国更为严重。”
在本届青奥会临近落幕之际,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也完成了《南京青奥会的冷思考》一文,面对一片盛赞的南京青奥会,王宗平关注的却是,“巴赫为何直言‘体育的作用被低估在中国更为严重’?南京青奥会的理念、宗旨和口号等,无论文字多么精彩,其最终目标是让体育走进我们的生活、让运动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但看看我们的应试教育大环境,看看70%都戴眼镜的学生观众和年轻父母,这样的目标何时才能实现?南京青奥会倡导淡化金牌,重在参与,原本不进行金牌排名,但有些媒体却每天都在统计中国队的金牌数,这又是为什么?”
竞技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世界大赛的一贯目标,不会因为参加青奥会就真正降低金牌要求。本届青奥会,中国代表团蝉联金牌榜第一,37枚的金牌总数和63枚的奖牌总数均遥遥领先于其他代表团。
如果连中国代表团自身都不能淡化金牌战略,又谈何让青奥理念去真正影响中国年轻一代运动员,以及以他们为榜样去影响更多的普通青少年?
2008年以来,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南京青奥会4项国际重大赛事,但前3项大赛在举办后对中国的青少年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环境带来的改善并不明显,南京青奥会究竟是“繁华过后一场空”还是能留下宝贵遗产,自然受到各界关注。
奥林匹克专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向记者表示,“如果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办一次大赛之后,除了新建几座标志性的场馆之外,没有留下更多人文遗产,那么举办这样的大赛就失去了其主要价值。”任海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重大赛事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再对这项赛事的成功与否进行评价。”尤其青奥会这项赛事,其核心理念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任海表示,“如果中国青少年体育的开展真的受到了南京青奥会的积极影响,那么才能说南京青奥会是真正成功了”。
南京青奥会举办之时,正是北京、 张家口 联合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之际,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将是对北京、张家口申奥的巨大支持。但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12天赛会的成功举办,更应该体现在如何实现、传承青奥理念上。
伦敦奥运会已经过去两年,那届奥运会对英国大众体育、对伦敦东区的积极影响仍在持续,这让伦敦奥运会成为国际奥委会近两年夸奖最多的一届奥运会。未来,南京可以成为又一个伦敦吗?
本报南京8月28日电 中国青年报记者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