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华:圣诞一闹我们就“节将不节”了?
以往在圣诞节期间,由学校或是班级组织的庆祝活动很是普遍,校领导一般不支持,也不会反对。而今年圣诞节来临期间,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温州市教育局发文要求“不在校园里举行任何与圣诞主题有关的活动和庆典”。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网友的关注。政府部门作出这样的要求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据12月25日现代金报)
政府部门之所以出台这样的一纸规定,可谓之用心良苦。这些年“洋节”大举入侵,从浪漫的情人节到恐怖的万圣节,从好玩的愚人节到充满温馨的母亲节,五花八门更是五彩缤纷。而在这些洋节中,圣诞节可算是最热闹也让最多人接受的了。圣诞节一到从社会到市场,从学校到许多个家庭,几乎都有圣诞树屹立,圣诞帽流动。更有一些人扮成圣诞老人,给人们派发礼物,一时让人仿佛有一种身若异国的感觉。
再这样一种情况下,作为有着一种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国人来说,是由一种危机感,甚至还有点尴尬。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一下,这种危机和尴尬不仅很可笑,更是在自欺欺人杞人忧天。“洋节”到来是不是真能让我们传统的节日“节将不节”?这不仅不可能,更是一种荒唐的想法。我们的传统节日更是一种传统文化,不仅表现在过节的形式上,从某些方面来说,更已经深深的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这也就是在西方华人世界里,圣诞节永远取代不了春节的主要原因。
洋节日同样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和我们的传统节日相比起来,洋节日更注重的是形式和表象。这也就是洋节日比较受孩子和青年人欢迎的原因。从这点上来看,洋节日的大量进入,不仅没有影响或取代我们的传统节日,更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学校里基本上都开设了英语课程,而圣诞节、平安夜更是这种文化的组成部分,让师生们利用这个节日,了解西方文化,结合学习英语,这样的“过节”不仅没有害处,更会有益于师生们的学习和教学。
退一步说,如果我们的传统节日弱不禁风,洋节一到传统节日就不复存在了,那么这样的传统节日捍卫起来又有什么意义?一些人动不动就想利用行政权力打压“洋节”,名为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懦弱缺乏信心的表现。洋节不可能挤垮我们的传统节日,而要保护传统文化更不是靠一纸文件和权力的粗暴干预就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