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红十字会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红十字生命安全教育模式

04.01.2022  17:53


 

近日,邢台市红十字会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市一中、二中等学校代表来到襄都区晏家屯中学,观摩学习红十字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晏家屯中学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中,以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为平台,开展珍爱生命、防灾避险和人道主义等主题生命安全教育活动,学生行为习惯向好发展,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同,成为襄都区学校红十字工作的一张“名片”。

今年以来,邢台市红十字会着眼整合资源、规范管理、长效培训,以襄都区晏家屯中学为试点,促进红十字工作育人作用,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生命安全教育模式,把应急救护知识送到学生课堂。

整合优势资源, 管理规范化

整合横向资源,主动与教育、应急等部门联系,梳理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帮助学校编写生命安全教育校本教材,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学生必修课。成立晏家屯中学红十字会,校长为组长,校领导、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定方案,完善学校红十字会机构和工作机制。

邀请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专业讲师为专职辅导员,每年集中对学校教师进行两次师资培训,培育优秀师资,使授课教师都能持证上岗。教师们在掌握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同时,更好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学生学会意外发生时急救的基本技能,从容应对危及生命的突发事件,及时自救和互救。

学校教育融入红十字文化,课程建设制度化:

将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制度化、规范化,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中,制定《生命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实施方案》、《生命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师资队伍培训方案》、《红十字生命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明确教学进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建设与传播红十字文化相结合,在开展急救知识普及的同时,广泛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和生命至上的人道理念,使“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以学校为平台,高质量做好亲子讲座、应急演练等各种活动,以“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会”的理念,做好生命安全教育工作,传播红十字好声音,有效扩大了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

打造急救培训标杆和样板 培训常态化

规范场馆建设,由学校所在地襄都区红十字会全程指导协助建设学校生命安全教育体验馆,将“心肺复苏、创伤包扎”应急救护实操技能训练作为生命安全教育的延伸必修课,每天都有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体验,学习体验内容包括心肺复苏、创伤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气道异物梗塞急救法……在体验式的教学中感悟应急救护的重要性;在学校教学楼醒目位置构建生命安全教育文化长廊,时时刻刻警示学生,注意安全防范。

融合红十字元素,教学班全部配备救护员培训手册、急救包、绷带等物品,并至于教室固定位置,构建了班级“红十字博爱角”,形成教室“红十字”文化,传递红十字精神;同时在“5·8”世界红十字日、“5·12”防灾减灾日、“世界急救日”结合校园运动会、科技节、宣传教育月、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让红十字精神伴着学生们一路成长。

在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需要有系统、有步骤,既要讲道理,也要讲实用方法,不仅使学生感觉到有用有效,还应让学生树牢一种意识,掌握一种技能,奉献一颗爱心。

下一步,市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发挥晏家屯中学的示范作用,加大力度将这一模式辐射推广至全区、全市,将以青少年成长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优化运行机制,全力打造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红十字生命安全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