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要就地淘汰

12.06.2014  09:55
  目前京津冀地区合作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今后,京津冀将提出统一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环境保护要求,研究制定统一的生态红线划定标准,“北京对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和产业不疏解、不转移,而是要就地淘汰和退出”。   
  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正在北京举行,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员刘伯正10日下午参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节能低碳环保产业高端研讨会”时如是表示。   
  刘伯正指出,京津冀地区21.6万平方公里,1亿400万人口,这一地区的合作由来已久,现在三地合作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未来北京将坚定不移推进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领域各方面的合作,探索合作新的机制,努力开辟合作新路径,推动合作取得新成效。   
  他表示,今后,京津冀将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编制区域环境战略总体规划,提出统一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环境保护要求。同时,研究制定区域负面产业清单,完善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应急联动控制机制。   
  他还表示,三地将研究建立区域机动车监管机制,统一排放和油品标准,统一机动车环保目录标志管理,共同推广新能源汽车,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信息沟通机制,共享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信息。   
  他强调,北京市对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和产业不疏解、不转移,而是要就地淘汰和退出。   
  谈到保护水资源方面的举措,刘伯正表示,三地将建立区域水环境协同保护的治理机制,研究建立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和防汛抗洪应急机制。   
  他谈到,为了共同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京津冀将研究制定统一的生态红线划定标准,共同开展划定生态红线相关工作。同时,将围绕重点公路、铁路、河流构筑京津冀绿色生态廊道,加强京津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推进北京新机场周边生态建设,打造高标准、大尺度、连续贯通的南中轴生态通道。   
  他指出,三地将推进区域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发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节能低碳环保产业联盟的带动作用,搭建节能环保企业技术、信息交流的平台,推进跨区域碳排放交易,推进生态环境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发展再生资源高端利用产业,开展循环经济园区共建,推进项目转移和承接。   
  刘伯正强调,三地将建设区域统一市场,努力破除区域行政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节能低碳环保市场,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实现无障碍流动,让市场机制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本网站转载信息只代表文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河北财政信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