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特许经营推开“半扇门”
10月13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2012年首次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出台相关文件“京18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动多元化办医的步伐,允许公立医院以特许经营的方式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此项新政被认为是《实施意见》中最为重要,也最具争议的政策创新之一。
先行者早与社会资本“牵手”
记者盘点发现,许多医院早已开始和社会资本合作,尽管合作方式五花八门,但均以输出人才、技术、管理为主。例如,今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牵手和睦家国际医疗部,北大肿瘤医院每周会有2位~3位专家到和睦家启望中心出诊,推广肿瘤的门诊治疗;双方还会定期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共建临床药物试验基地进行肿瘤药物研发。
再比如,今年9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与凤凰医疗集团签订投资—营运—移交协议(IOT协议)。后者向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一次性投资1500万元,以换取管理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及收取绩效年度管理费的权利,至2030年12月31日止。早在2010年8月,门头沟区既与凤凰医疗投资管理集团合作,启动对门头沟区医院的类似改革。
还有一部分医院试水与社会资本合作兴办医院。例如,北京安贞医院计划在2018年引入社会资本建成两家新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计划与社会资本合作,分别在大兴区和朝阳区双井地区建设新院;今年4月,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来金集团、北京积水潭医院签约建设沈阳积水潭医院项目,总投资预计达10亿元,定位于三级甲等非营利性综合医院。
公立医院向社会资本输出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目前,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合作多采用合资合作方式,人员身份问题、资产处置问题以及机构性质问题如何解决?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钟东波说,这些问题会带来法律、财务,包括社会管理上的风险。
钟东波说,北京此次提出特许经营的概念,是以契约方式将特许方的经营资源(包括商标、企业标识、专利技术、经营管理模式等)交由受许方使用,受许方给特许方支付一定费用的经营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公立医院和社会资本没有产权关系,而是通过对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收费授权获取收益,让原本“暗箱操作”的合作方式透明化、规范化。
“公立医院发展也要适应市场环境”
“这是好事,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说,该院通过租赁、托管、股份制等多种方式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公立医院发展也要适应现有的市场环境,利用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与社会资本合作,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北京友谊医院理事长刘建坦言,北京友谊医院不排斥以特许经营的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在他看来,特许经营更倾向于把特需服务拿出来与社会资本合作。“但同样遇到一个问题,人力资源怎么解决?不可能让医生一周7天满负荷工作。另外,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某种程度上反哺了基本医疗,如果要求公立医院强行退出特需服务市场,医院无形中减少了一种补偿手段,将来这笔补偿从哪来?”刘建说,社会需要更多的是基本医疗,如果优质医疗资源被特需市场吸引走了,老百姓会更加切身感受到看病难。他还特别提出,现在很多政策导向指向取消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对这方面的服务,社会资本积极性很高,“所以必须规划好,否则会与非营利性基本医疗服务的市场需求相背离”。
北京中医医院投资打造的营利性机构杏林院,就是将特需服务部分拿出单做的样板。该院院长刘清泉说,杏林院在人力资源使用上严格测算了工作量,目前有约10%的在职职工在杏林院出诊,其余以退休知名专家为主。刘清泉说,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合作,在特需服务上可能分走了一杯羹,但同时减轻了公立医院的管理压力,重要的是加强监管。
让刘建担心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特许经营合作的公立医院无形资产如何评估。“评估高了社会资本不认可,评估低了可能会造成医院国有资产流失,将来公立医院跟社会资本结合办医,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智力资本、品牌价值几何,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他同时提出可以借鉴一些省(市)的做法,开展无形资产第三方评估。
刘建说,再者,在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未实施的情况下,国企投资医疗等民生事业,积极有余而动力不足。“我接触过很多大国企,非常想办医疗机构,但没办法说服董事会,因为谈资金回报率时发现,投入医疗市场的资金很难实现像投入银行、地产等的回报率,甚至没有回报。这是下一步社会资本办医的障碍,缺乏利于社会资本进入的市场环境。也是一些大型社会办综合医疗机构反而向体制内回流的原因,因为人员编制、财政补贴、资金回报等问题很难解决。”
新政落地还有难题待解
对于特许经营,业内专家和行政官员对此也有不同理解。有专家提出,北京的特许经营最大初衷是保障资产安全,公立医院的国有资产流失是从知识产权角度看,医院的大牌医生都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属于国家知识产权、国有资产。在这种背景下,社会资本注入相当于稀释了公立医院的国有资产,会影响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和公益性。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用来授权的知识产权被认为属于国有,医院没有所有权和处置权,那所谓特许经营连最基本的前提都没有了,更谈不上落地。
还有业内人士提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牌子是不能用来搞营利性医院的,换种说法,公立医院利用自己的资源搞特许经营,合作办医院的话只能是非营利性的。
也有卫生行政官员质疑称,绕开了产权体制、人事制度、管理机制的特许经营,或许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社会资本办医人才匮乏,但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国家层面一再发文,不允许公立医院扩张,而特许经营实质上就是一种公立医院的再扩张,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垄断。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称,北京市正在制定健康服务业指导意见的实施细则,届时会对公立医院以特许经营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作出更详细的解读。不论怎样合作,文件中的前提都不可忽视,那就是要求公立医院在保障资产安全、医疗质量安全且具备相应管理能力的前提下,开展与社会资本合作。
可以预见的是,有关北京特许经营的新政并不会高歌猛进,争议估计短时间内还会持续,但趋势已经很明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医院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