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创新环境 凝聚创新实力 保定市环京津新兴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30.04.2015  11:00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机遇和挑战,保定市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凝聚创新实力,展现出京津外延功能落地发展的强大承载力,与京津密集合作,签约合作项目呈“井喷”之势,激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共振点”,新兴产业体系发展初具规模。

发展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趋于一致。保定市把走“创新驱动、高端发展、低碳崛起”之路的目标上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校合作建设“保定中关村”的意见》、《关于支持企业创新的八条措施》、《保定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为推动保定绿色崛起、跨越发展、打造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提供了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保定市与京津合作融合的“共振点”就在于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合理,在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等领域,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功能疏解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合作空间。保定市将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产业,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扶持,积极引导,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河北省拥有的2家国际科技创新园全部落户保定市,白洋淀科技城作为省级战略落户保定市,为今后京津创新资源要素和科技优质发展要素在该市的汇集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遇。

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科研能力为承接京津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以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及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保定新能源及输变电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创新基金产业集群项目,全市新能源企业共200余家,是我国目前唯一拥有完整新能源产业链的聚集区。33名两院院士领军16家企业的院士工作站,实施院士合作项目109项。

保定市建有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4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4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600余家。科技创新发展势头,为协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培育出一批如长城汽车公司、英利集团、晨阳水漆、奥润顺达等一批具有科技创新实力、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企业。

组建产业创新联盟,以产业链为纽带培育产业集群。今年以来,保定市先后成立了光电网、新能源应急产业、第三代半导体、智能电网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产业联盟、企业联合、人才联手,最大限度吸引京津科技资源,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促进产业上档升级。保定市还将围绕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通讯制造与服务、中药现代化等领域,组建一批创新联盟。

大力引进科研院所,提高应用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发展,以高水平创新载体建设带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为保定市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目前,已支持企业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8家,市级重点实验室9家。

加快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持续拓展产业发展领域。依托大学科技园、动漫产业基地、科技孵化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及骨干企业,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研制生产和提供新型服务产品,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服务业为重点领域,推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紧密结合,打造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水平。

积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实施苗圃工程、雏鹰工程、科技小巨人工程,推动初创期企业数量扩张、成长期企业规模做大、成熟期企业实力做强。目前,已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47项,争取资金1322万元,申报“小巨人”企业117家,有4家研发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列入省“小巨人”计划,预计到2017年底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家以上,新增知识产权5000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