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我们带来什么

21.04.2015  11:39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我们带来什么?

构筑生态屏障 治理大气灰霾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省会各大公园和广场鲜花绽放,市民仿佛置身花海之中。本报首席记者 张震 摄

 

   

孩子们通过与家长一同植树,让自己生活的城市一天天变美。

 

   

本报首席记者 张震 摄

 

省会儿少中心春季绿化工程即将完工重新开放,在整体布局进行调整之后园林工人新种植了大量乔灌木和牡丹、芍药、铺地柏等花卉。 本报记者 董永博 摄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我们带来什么?构筑生态屏障治理大气灰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本报记者 岳金宏 通讯员 脱俊豪

随着连续几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的开展,目前我市森林面积达到710万亩,森林覆盖率36%,城区绿化覆盖率44.58%,绿地率40.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9平方米,对于改善我市生态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日,本报记者就市民关心的问题采访林业专家,请他们详解创建森林城市如何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灰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城市森林构筑生态屏障

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说起城市森林对生态的作用和好处,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林业管理站站长白文范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一亩树林比一亩无林地每年多蓄水20吨,等于一座地下水池。同时,一亩阔叶林一年可蒸发三百吨水。这都是经过研究人员多年实验结果得到证实的数据。

白文范解释说,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持水土。据计算,树冠能阻截10%至20%的降水,其中大部分蒸发到大气中,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树干渗透到土壤中成为地下水,当气候干燥、空气湿度降低的时候,它又通过树叶蒸发水分。因此,我们经常见到,森林多的地区,常常是风调雨顺,夏季气温比林少的地区要低一些,空气湿度略高。石家庄市是典型的北方干旱地区,常年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且分布不均,特别是春冬两季干旱严重,春季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冬季极少有较大降雪。由此可见,植树造林是当务之急。

同时,我市又是一个山区、丘陵、平原兼有的多地貌城市,岗黄水库是省会主要的水源地,且处在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是我们自身生态安全的需要。而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紧紧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冲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这也是我市持续不断地开展太行山绿化的主要原因。

对于有个别舆论说,近年来大规模植树造林,阻挡了城市的“风道”,不能吹散“雾霾”之说,白站长认为,一般风源可达2000米至3000米以上的高度,植树造林根本不可能完全抑制或减轻其影响。在城市,与众多的高楼大厦作为遮挡屏障相比,树木对降低风速的作用是有限的。近几年,我市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就与我市大规模造林有很大关系。因为自2000年开展森林城市创建以来,我市在主城区西北部大力实施了“五河”绿化工程,特别是滹沱河百里绿色长廊的实施,我市在河道行洪治导线外两侧栽植了大量生态防护林。这不仅提高了固沙能力,还对于城市上风口风沙地区沙尘源治理、降低空气悬浮颗粒、防风固沙和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

森林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性气候具有调节作用,特别是农田林网和防风林带对改善农田小气候效果显著。”白文范介绍,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冬季森林叶子虽然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据测定,夏季森林气温比城市空阔地低2℃至4℃,相对湿度高15%至25%,比柏油混凝土的水泥路面气温要低10℃至20℃,由于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断地吸取深层土壤里的水分供树木蒸腾,增加了降水。

治理灰霾绿色植被大有可为

植树造林对于灰霾治理究竟有没有作用?针对近年来部分媒体报道说,树木的叶片对吸附空气灰尘即对有害气体的吸收能力有限,甚至还会对大气臭氧层进行破坏这一说法,记者采访了市林业局创森办主任刘红记。

刘红记表示,树木对空气的净化作用,已被世界科学界所证实,不可否认。对于有些人提出的树木会对臭氧层构成破坏的问题,目前毫无科学根据。反而,树木是氧气的制造者,是人类的朋友。据研究,1公顷阔叶林1天能放出730千克氧气,可供65人呼吸所用,我市现有森林每天放出氧气为3.46亿千克,可供约300多万人呼吸;1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吸收1000千克二氧化碳,按一般轿车平均每天排放23g∕㎞计算,目前我市汽车保有量是200万辆,我市的现有森林可以抵消10.28万辆汽车的碳排放。

可以说,一棵树就是一台吸尘器,一片林就是一座制氧站。抓好城乡绿化工作,可以有效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城市气候、降低热岛效应、减少城市污染、缓解城市雾霾,改善一个地区的生态和景观环境等。石家庄市自2010年国家森林城创建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中心城区绿化、环省会绿化(三环路、西山、滹沱河、环省会经济林)、通道绿化(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太行山绿化等工程,共造林绿化200万亩,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据专家保守理论测算,200万亩绿化植物,按实际有效天数185天计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400多万吨,制造氧气1000万吨,吸收各种粉尘1700多万吨,在改善我市生态和景观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大规模的灰霾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国民健康,治理大气污染已刻不容缓。但是,单纯以控制排放、牺牲发展来控制大气污染并不现实,自然界的绿色植被能够有效净化环境,成为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不过,由于每个城市的基础不同,形成大气污染的根源也不一样,也需要“对症下药”、综合施策。

刘红记拿出一张2014年1月24日出版的《中国绿色时报》,上面一篇题为《绿色植被在灰霾治理中大有可为》的文章中写到:“树木被称为‘天然的空气过滤器’,植物叶片可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气态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通过角质层吸收疏水的有机污染物,如杀虫剂、尿素衍生物、酚、蒽等,因而扩建绿地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文章中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的植物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刘红记表示,目前我市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676亩,比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9亩,全国平均水平的人均近2亩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目前情况下,任何科技手段只能抑制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森林和树木(包括绿色植物)是吸碳、固碳的主要选择。所以,我市才下大力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并科学搭配种植树种,努力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绿色生态石家庄。

城市森林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发展城市森林,推进身边增绿,美化生活环境,不仅是创建森林城市的基本内容,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森林已成为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家住桥西区裕西公园附近的董玉珍阿姨告诉记者,自从裕西公园建成后,她坚持每天都来这里转一转,既放松了心情,又锻炼了身体。与她同行的另一位女士告诉记者,感觉近几年省会的公园绿地多了,城市的环境越来越好了。

针对城市绿化中,大量彩叶树种进城的问题,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张力栓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彩叶树种不仅苗木成本较高,而且管护费用也高,虽说能够增加绿化美化的视觉效果,但其在经济性、适应性、生态效益方面,应以本地树种为主,合理搭配,不宜过多使用。

造林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造福社会的同时,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事实上,我市在绿化工程建设上,也十分注重生态林和经济林并重,特别是近两年专门开展了30万亩环省会经济林建设,在西部山区也是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

市林业局研究员、石家庄果树管理站站长剧慧存告诉记者,由于发展经济林具有见效快、获利周期短的优势,深受广大农民欢迎,我市及时引导、完善服务,使果树种植结构逐步向规模化、基地化、优种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截至目前,石家庄现有经济林330万亩,果品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86亿元。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