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莹:塞罕坝开发建设缔造三部“史”

01.07.2017  09:47

  □记者  吴绍冰  贺宏伟

  从“一棵松”到世界最大人工林海,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记载着生态文明的进程。6月30日,在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座谈会结束后,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刘海莹。当天,塞罕坝机械林场被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塞罕坝开发建设,就是一部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自强不息、战天斗地的创业史

  1962年9月,369名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创业者从四面八方集结,奔赴塞罕坝。没地方住,就用草坯建起简易的干打垒,用石头和莜麦秸秆搭起草房。“头天晚上烧一壶开水,第二天早上就冻成了冰坨子,连尿盆也全冻成一个冰疙瘩。”刘海莹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当年即栽下了1000亩树苗,然而到了秋天,却发现成活率不足5%。来年春天又造林1240亩,可成活率仍然不足8%。连续的失败,一度冷却了年轻人的热情与激情,冰冻了歌声与笑声。

  关键时刻,党组织是主心骨!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带领技术人员攻坚克难,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信心,开始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上回暖。“令人难忘的是1964年早春的马蹄坑会战,120名党员职工带着新培育的树苗挺进马蹄坑。白天气温在零下2度,每个人的雨衣外面都溅满了泥浆,冻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咣咣直响,但大家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叫累。”刘海莹告诉记者,大干3天,坡上全部栽上了落叶松;20天后,机械栽植小苗,放叶率达96.6%。

  塞罕坝开发建设,也是一部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卓绝、永不言弃的奋斗史

  作为第三代塞罕坝人之一,刘海莹切身感受到,塞罕坝开发建设,也是一部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卓绝、永不言弃的奋斗史。

  1963年,大家正高高兴兴地准备回家过年,却赶上一场大雪,根本无法下山。于是开始铲雪,连铲3天,下山的路刚刚打通,又一场大雪袭来,只得回山过春节。在另一场暴风雪中,林场干部孟继芝因大雪迷路失踪,全场人雪夜出动,终于在一个雪堆里找到了已经被冻僵的孟继芝。命是保住了,但从膝盖处,他的双下肢被截掉了,19岁的他从此再也没有站立起来。

  “林场里,9座望火楼中,有8座都是夫妻共同坚守的,人们也把这些望火楼叫做夫妻望火楼。55年来,有近20对夫妻守过望火楼。55年来,上百万亩的塞罕坝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刘海莹在讲述这3件往事的时候,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他说,这样感人的故事在塞罕坝不胜枚举,而且还在不断上演。

  塞罕坝开发建设,还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科技攻关、绿色发展的进步史

  在物质和技术几乎一片空白的条件下,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勤于钻研、大胆创新、攻坚克难,先后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项项技术难关,取得了多项科学技术成果,实现了创新发展的自我超越。作为林场现在的领路人之一,刘海莹切身感受到,塞罕坝开发建设,还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科技攻关、绿色发展的进步史。

  樟子松落户塞罕坝就是一项令人瞩目的创举和发明。樟子松是生长在内蒙古红花尔基的抗旱耐寒树种,若引种成功,就可以解决塞罕坝沙地、石质山地的绿化问题。1965年春天,技术人员李兴源用雪藏法贮藏种子,5月初播入苗圃。经过3年努力,樟子松育苗终于成功,并茁壮生长在塞罕坝其他树种难以成活的土地上。

  2011年以来,林场把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整地时先把石块挖出,大穴深坑整地,再人工客土回填,树苗选用25厘米以上、培育2年以上的大规格樟子松良种容苗器,种好后覆盖地膜保墒。这种方法使石质阳坡造林成活率达到98%以上。“我们创造出一个个营造林技术的新突破,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刘海莹自豪地说。

  如今,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至10倍,每年提供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一代代塞罕坝人在茫茫荒原上躬耕不息、接力不止,造就了中国高寒沙地生态建设中史无前例的奇迹。

  “刚才,我代表三代塞罕坝人从赵克志书记手中接过‘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牌匾的那一刻,除了激动和兴奋之外,也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刘海莹表示,他一定带领好新时代的塞罕坝人,牢记嘱托,不负省委、省政府的期许,传承“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当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排头兵,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