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融候鸟至 春入青海湖

31.03.2016  10:34
我国最大内陆咸水湖超90%湖面完全解冻
冰融候鸟至 春入青海湖   3月29日,天空万里无云,青海湖净洁的湖面上,零星的浮冰,湖畔堆积的冰块,都在春日下渐渐消融。
  虽然离旅游季尚有时日,但高原的静谧,已被陆续北归的鸟儿彻底打破了。
   2月份平均气温低于往年,今年“开湖”比去年推迟27天
  青海湖每年冬至前后进入封冻期,440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逐渐结成一个大冰盖,最厚处可达三四十厘米。今年,青海湖于1月25日进入完全封冻期,3月10日进入“开湖”期。由于2月平均气温低于往年,所以今年“开湖”比去年推迟了27天。
  “前些日子,落了几场大雪。”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调研员何玉邦说,由于地气变暖,雪很快消融了,“毕竟,倒春寒阻挡不了春天的温暖”。
  截至3月28日,青海湖超过90%的湖面完全解冻,这意味着青海湖正式“开湖”迎春。已有包括斑头雁、鸬鹚、棕头鸥、黑颈鹤在内的10余种、25000多只鸟儿飞还。
  在青海湖鸟岛国际重要湿地,刚从拉萨河谷飞回来的斑头雁迎风飞翔。在鸬鹚岛,从印度飞回来的400多只鸬鹚正忙着做巢。早归的棕头鸥在岸边觅食,警惕地注视着湖面上的动静。
  “青海湖的春天是从‘开湖’算起的,随着气温回升冰层融化,青海湖开始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在湖边工作已有13个年头的何玉邦说。
   最近气温快速回升,一夜工夫,千里冰封化为碧波万顷
  “今年青海湖完全封冻期为44天。”青海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刘宝康说,受全球暖湿化影响,青海湖周边气温上升,其冰冻期近3年来一再变短,冰层变薄,春季提前,“通过卫星监测发现,自1月25日起完全封冻的青海湖,西部出现了一条横贯南北的大裂缝,其实那时候就开始进入‘开湖’期。”
  关于“开湖”,当地有“文开”和“武开”之说。
  所谓“文开”,就是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湖面冰层日渐变薄,在不知不觉间,青海湖已是连天碧波;所谓“武开”,则是由于气温回升快,短时间达到一个临界温度,冰面爆开若干条大裂缝,加之暖湿的西南季风助力,使薄厚不均的冰层相互挤压、碰撞,最终破碎,随波逐流。只消一夜的工夫,青海湖就从千里冰封化为碧波万顷。而岸边则会堆积大量冰块,连绵数公里。
  “依我的观察,今年应该是‘武开’。”何玉邦说,因为前一天还是个大冰盖,晚上一宿大风后,翌日却是蔚蓝的湖面。
  “无论是‘文开’还是‘武开’,对我们牧民而言都是吉祥的。‘开湖’之后,牧草将返青,牛羊走出畜棚。有很多人会赶着牛羊走几十公里来青海湖边,让它们饮湖水以补充盐分。”距青海湖约7公里的甘子河乡达玉村村民尖木措说。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政策,让鸟类逐年增多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
  被誉为“高原蓝宝石”的青海湖,也是候鸟的重要繁殖地。“开湖”后至5月初,青海湖的鸟类进入游荡期,将有220多种、数十万只鸟儿在此栖息、繁殖。
  近年来,国家在青海湖流域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政策,环湖地区生态有了明显恢复。青海湖湿地面积逐年增加,鸟类逐年增多。据统计,2015年全年累计共有36万多只鸟儿在青海湖栖居。
  因保护湿地鸟类给农牧民群众造成的损失,政府拨专款4000万元进行补偿。同时,依托青海湖鸟岛国际重要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在刚察、海晏、共和、天峻等县封育湿地46万亩,聘用农牧民做湿地管护员。
  “为保护鸟岛国际重要湿地,申请项目资金1600万元,建成蛋岛观鸟室、蛋岛观鸟通道、鸬鹚岛栈道等生态环境保护设施,有效改善了人为影响鸟类栖息繁育等干扰因素。”何玉邦说,“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大家自觉参与到环保中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最好的保护。”(记者  何聪  王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