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累计形成农业地下水压采能力22亿立方米
从日前召开的全省水利重点工作专题会议上获悉,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3年多来,河北省初步形成了“确权定价、控管结合、内节外引、综合施策”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模式,地下水压采成效显现,3年累计形成农业地下水压采能力22亿立方米。据第三方评估,试点区浅层地下水埋深下降速率减缓,深层地下水60%的面积呈现回升态势。
河北省于2014年正式启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3年多来,压采工作坚持科学规划、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持续推进,累计投资245亿元,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范围由4市49个县(市、区)扩大到9市115个县(市、区),实现了地下水漏斗区全覆盖。目前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64万亩,整治河渠10415公里,建设扬水站点7800座,修建闸涵18405个,扩容整治坑塘1015个,增加蓄水能力1.43亿立方米,安装灌溉取水计量设施4.72万套,实施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面积537万亩,关停城市自备井1900眼、农业灌溉机井4190眼,新增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站1690处,压减小麦种植面积104万亩。
同时,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要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区积极推进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发放农业水权证1033万套,落实农业水价改革面积851万亩,发放“两证一书”(农业水权证、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证、工程管护目标责任书)13.6万套。初步探索形成了农户流转、政府回购、平台交易等水权交易方式和“一提一补”“超用加价”等水价改革模式,为持续节水奠定了基础。
据第三方评估,近年来,我省试点区浅层地下水埋深下降速率减缓,深层地下水60%的面积呈现回升态势。其中,2015年降水为平水年,试点区浅层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0.52米减少到0.42米,深层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1.04米变为上升0.4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