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对接河北三大版本:京冀共筑跨区域创新平台

15.12.2015  09:53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大名鼎鼎。过去提起它,都觉得它在北京。而现在,它也在河北。

去年5月11日,北京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揭牌。今年4月28日,中关村创新中心第一次落户京外,入驻保定。今年7月31日,石家庄市新华区携手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共建北京金种子创业谷石家庄众创空间。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来,我省多地与中关村相关园区、机构携手合作,不仅共建园区,加快项目、人才对接,更致力于共同打造一个跨区域的创新创业平台和生态系统。

保定版”中关村

托管运营,打造创新生态

近日,沿朝阳北大街进入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栋镶嵌深蓝色玻璃幕墙的“双子楼”格外耀眼,这里是“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

地处保定高新区核心位置,如此“高大上”的楼宇若被用作商业出租,想必价格不菲。可是保定并没有将它用于商业,而是无偿提供给北京中关村使用10年。中关村看中了这些优厚条件,决定在保定建设中关村第一家京外创新中心,负责招商运营,双方试水协同创新。

保定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志奎表示,其实,他们也经历了由不太情愿到甘于付出的思想过程。思想的统一源于高新区上下强烈的发展愿望,源于着眼长远的大局观。

保定人很清楚,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中关村排第一,保定高新区排第三十二。这种差距要求保定要想加快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走创新之路。保定市确定了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研发等四个产业方向,从揭牌至今,共接触了六七百家企业。经筛选,已有39家企业及机构入驻。10月份,保定又启动了中关村领创空间(保定)、京津创新创业大街建设。

我们要努力把中关村创新基因引进来,把中关村创新理念学到手,努力让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保定落地生根。”张志奎说。与进驻企业眼前形成的经济效益、税收相比,显然保定更看重的是当地与中关村共同打造的创新创业系统。

记者感言:一年多来,在引进京津科技人才、项目过程中,为吸引优质资源要素汇聚,我省多地都出台了在一定时间内免办公场所租金、无偿提供公寓住宿等优惠政策,眼前看似并无“实惠”,但长远来看,受益颇多。放眼长远,注重引入创新机制、政策,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活跃当地的创新气氛,带动河北的产业升级,可能会比一两年的租金、税收重要的多。

石家庄版”中关村

众创孵化,批量聚集项目

零成本”创业,哪有这好事?

这是石家庄新华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建设的北京金种子创业谷石家庄众创空间的全新理念。“我们的开放办公区,将面向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开放,只要你有创业计划,哪怕是只有一个想法就可以申请入驻。”石家庄众创空间投资方之一、河北杰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月说。

零成本零门槛创业 全链条全过程孵化”、“聚集服务资源 完善生态系统”,这是石家庄众创空间的重要特色。目前,这个众创空间设立开放办公区和集中办公区、专业孵化区,可免费为早期创业团队提供工位、企业登记注册和创业辅导培训。

李月介绍,他们将把石家庄众创空间打造成集创业辅导培训、项目孵化及投资、创业导师与投融资对接、市场推广与产业链对接等全方位功能的创业服务平台,成为河北最大的科技孵化器。

记者感言:对于承接地来说,初来乍到的北京企业和本地创业者都可能面临一大堆头疼的事。比如:缺乏启动资金,没有跑办工商注册手续经验,需要高品质的衣食住行等公共服务,配套的招工、安保服务,进入市场的经验辅导……这就需要承接地精准研究、精准发力,针对企业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不断创新服务体制机制,为京津人才和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后勤保障。

秦皇岛版”中关村

利益共享,对入驻企业放开市场

最近,秦皇岛市3000多辆出租车有了新“装备”:一套智能终端,既能让乘客刷卡支付,又能给司机推荐路线,还能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实现远程车辆疏导。

研发这套系统的是一家来自北京中关村、入驻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的企业——北京千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这个项目进行得这么顺利,多亏了秦皇岛整合当地市场资源,促进分园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让我们走好开拓更大市场的第一步。”千方科技副总经理贺经鹏说。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贺经鹏介绍,过去他们的研发在北京、生产在深圳。未来,他们将把北方的生产放在秦皇岛,下一步还计划在这里打造智能交通系统北方数据中心,建设智能交通设备产业基地。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在入驻秦皇岛的中关村企业看来,比基础设施、资源要素等服务更重要的,是承接地市场对企业的开放程度,与高科技企业相配套的城市发展规划,为企业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创造的市场条件。可以说,哪里的市场环境更开放,哪里就会吸引企业入驻。

其实,不仅吸引企业要靠市场,北京海淀区与秦皇岛的合作,也是一个应用市场机制的典范。中关村海淀园企业到秦皇岛落地发展,实现的地方财政收入,双方按照各40%共享,同时还有20%用于建立产业基金,扶持入园企业发展。4∶4∶2的利益分配机制意味着,企业离开中关村海淀园,北京的税收不会完全失去,而秦皇岛也不必因为付出各种资源要素后得不到回报。目前,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已经吸引50多个高新项目落户。

记者感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市场化改革。然而,我省市场经济发展不足,要素市场建设滞后,市场化水平较低,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要加快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未来各地应该注重多用经济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去吸引京津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移。(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庞超 通讯员梁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