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建设的意见
05.01.2017 02:03
本文来源: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自2016年5月全省开展安全生产攻坚行动以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行动,大胆探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含职业卫生,以下简称“双控”)机制建设有序推进,初见成效。为进一步深化“双控”机制建设,提高科学性、实效性和长效性,充分发挥其在防范和遏制事故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基本思路。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预防,坚持问题导向、风险预控,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标准规范,完善落实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上报、整治、销账等各环节工作责任及管理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覆盖所有区域、行业(领域)与企事业单位,并一直延伸到企业班组和岗位,规范完善的“双控”体系与协调联动的管理运行机制。
(三)工作原则。
(1)属地负责和按行业推进原则。各设区市、县(市、区)政府分别对本地区“双控”机制建设工作负责,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本级相关部门和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大力开展“双控”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工作任务;省有关部门分别制定分管行业领域“双控”机制建设标准规范,在分管行业领域内大力推进“双控”机制建设,加强对下级部门和分管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的指导和督促检查。
(2)企业主体责任原则。企业是建立本单位内部“双控”机制和组织落实实施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双控”机制建设工作负全部责任。
(3)分级分类原则。根据对风险和隐患的辨识及评估情况,按照风险和隐患防控、整治的难易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从高到低分别按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对风险点、单位、区域进行分级,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事故隐患按照重大和一般二个等级进行分级。结合生产经营单位类别、规模大小、分布状况、监管难易程度及安全管理特点等进行分类。对风险及隐患点、单位和区域,按照不同等级和分类,实行差别化防控、监管和治理。
(4)协调联动、统筹推进原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相支撑、相互促进的,要把两者作为防范和遏制事故的有机统一体,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实现一体化推进和提升。
(5)坚持以用促建原则。要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防范和遏制事故能力出发,以实用为先,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持续改进和提升。
二、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一)健全完善标准规范。参照国家通用标准规范和行业标准及制度规范等,结合我省实际,在系统总结试点行业企业经验做法基础上,由省行业管理部门分别制定和健全完善分管行业领域“双控”机制建设标准规范,推广试点单位成功的经验做法,按照有关标准规范组织分管行业领域内企业开展对标活动,并以风险和隐患清单为载体,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为平台,推动分管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
(二)对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双控”机制建设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同时,根据企业自身风险辨识和评估结果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结合企业安全管理基础,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定企业整体安全风险等级。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按属地分行业明确基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确定不同的执法检查频次和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要制定实施企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自查、自报、自治的正向激励措施和职工群众举报隐患奖励制度,进一步加大重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力度,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主动报告、严格防控、大力整治重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督促企业加快实施、严格落实管控整治措施,对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和积极排查整治隐患的,减少对其检查执法频次,给予其相应优惠政策和奖励;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要依法严格查处。
(三)深入排查有效管控区域安全风险和隐患。各级政府要组织发改、公安、建设、交通、国土、工信、安监、水利、文化、教育、质监、林业、旅游、电力、电信、民政、规划、市政、城管、气象等部门,成立专项或联合小组,或委托专业评价单位,分区域、按类别对公共区域内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进行全面排查、辨识、评估、登记。要根据公共区域内风险及隐患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区域安全风险等级,汇总建立区域安全风险及隐患数据库,绘制区域“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要明确相关部门的防控和治理责任,实现监管无盲区;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治理措施,实行差异化管控和治理;对高风险等级区域,要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要加强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及隐患的辨识、排查、评估和预警,建立完善覆盖城市运行各环节的城市安全风险及隐患分级管控治理体系。
(四)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各地区在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时,要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尤其是城市地下公用基础设施如石油天然气管道、城镇燃气管线等的安全问题。加强城乡规划安全风险的前期分析,完善城乡规划和建设安全标准,严格高风险项目建设安全审核把关,严禁违反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在人口密集区建设高风险项目,或者在高风险项目周边设置人口密集区。制定重大政策、实施重大工程、举办重大活动时,要开展专项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要明确高危行业企业最低生产经营规模标准,严禁新建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最低规模、采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设备和工艺要求的项目,现有企业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要责令整改或关闭。
三、着力构建企业“双控”机制
(一)全面辨识安全风险和排查事故隐患。各类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本单位内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按照有关制度、标准和规范,紧密结合本单位类型和特点,认真组织编制符合本单位实际、适应安全管理需要、满足各岗位需求的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清单,明确需要排查和辨识的范围、对象、事项、内容和频次;要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的程序和方法,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和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和排查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及事故隐患,并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要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事故隐患,辨识安全风险。
(二)合理确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和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从人、机、物、环、管等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方面,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依照行业分级标准和相应规范,采用相应的评估判定方法确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和事故隐患排查及等级确定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和部位的隐患排查。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应汇总造册、单独建立台账,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依据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类别及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空间分布图。
(三)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管理、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和调整风险等级及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要对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和治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治理责任。同时,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和平台,将风险和隐患统一纳入信息系统管理。要通过与政府部门互联互通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全过程记录报告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实现风险和隐患排查、辨识、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闭环管理,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对于辨识出的重大安全风险,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在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四)实施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公告警示。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公告制度,并加强相关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及存在重大隐患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及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的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责任人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对危险源的监测和预警。
四、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
(一)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支持推动“双控”机制建设,以重点行业领域、高风险区域、生产经营关键环节为重点,支持、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工程、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和隐患治理示范工程,带动企业强化安全工程技术措施。要鼓励企业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推动高危行业企业逐步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有效降低安全风险。要大力推进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将保险费率与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状况、隐患排查治理水平和效果挂钩,并积极发挥保险机构在企业构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制度建设和部门联合惩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企业主动开展“双控”机制建设。
(二)以标准化建设促进“双控”机制建设。要引导企业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创建、运行和年度自评过程中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并及时根据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变化,持续进行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控”机制的持续改进。
(三)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作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安全专业服务机构等,在风险管理、安全评价、安全培训、检验检测等方面具有人才、技术、信息、设备等资源优势,政府、部门和企业在安全风险识别、管控措施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相关专家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帮助实施,并为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四)强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要将“双控”机制纳入信息化管理,以智能化平台、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服务组织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构建“双控”机制提供信息化支撑。要督促企业加强内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将所有辨识出的风险和排查出的隐患全部录入信息管理平台,并尽快实现对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信息化管理。要针对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远程监测、自动化控制、自动预警和紧急避险等设施设备的使用,强化技术安全防范措施,努力实现企业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异常情况自动报警。
五、有关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双控”机制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要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步骤,落实责任部门,加强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抓住辨识管控重大风险、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两个关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标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示范带动。要加强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掌握企业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办法、风险管控措施,以及隐患类别、隐患排查方法与治理措施、应急救援与处置措施等,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要认真总结试点企业“双控”机制经验做法,结合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有效管用的方法和路子,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标准、程序和模式,强化示范带动。
(三)强化舆论引导。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双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推广一批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先进典型,曝光一批重大隐患突出、事故多发的地区和企业,为推进和深化“双控”机制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四)强化督促检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双控”机制建设情况的督促检查,积极协调和组织专业力量,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要把建立“双控”机制工作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加强检查指导、考核奖惩,对消极应付、工作落后的,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河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1月3日
本文来源: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05.01.2017 02:03
夏季感冒多与这4个原因有关!中招后可用连花清瘟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秋冬季节才是感冒的高发季节,He-bei.Cn
长期咳嗽不愈警惕支气管炎 对症用药选连花清咳片
咳嗽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又是一件很烦人的事。He-bei.Cn
超级防水还适合佩戴,这只欧米茄手表简直燃爆了
去年,有块极限专业潜水手表在还没发布时就赚足了眼球,He-be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