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难”成幼儿家长切肤之痛 破解困境需多方发力

04.12.2015  16:07

   导语:“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难,入园贵,入园全家得排队”……坊间的戏谑戳中了幼儿“入园难”这一痛点,也道尽了家长的无奈与辛酸。“入园难”到底难在哪儿?如何逐步解决?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这一问题又引发人们更多的担忧。

   切肤之痛:幼儿入园就是这么难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格局特点是:①公办幼儿园占比仍然较低,民办幼儿园占比过高,“公办民办并举”格局尚未形成, 入园难”普遍表现为“入公办园难 ,质优价廉的公办幼儿园数量明显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拼关系 亲子班成“预备役

  “我没有给孩子择园,就是想上个离家最近的普通公办幼儿园,咋还是这么难?”近日,聊起孩子入园的事,石家庄市裕华区安苑小区居民王女士甚是苦恼,她3周岁的女儿到了入园的年龄,却迟迟与公办幼儿园无缘。“每次去报名,都让等通知。幼儿园开学时,我才得知小班名额早就满了,但听说大部分孩子都是从亲子班转过去的。”王女士无奈地说。

  在“入园难”的背景下,亲子班也有些变味儿,“入园先上亲子班,上亲子班先托人”已成为很多公办幼儿园的潜规则,亲子班俨然成了公办园的“预备役”,孩子们只要上了亲子班,到了正式报名时就能优先入园。上述王女士所说的亲子班就是这种情况。实际情况是,想上亲子班也并不容易。“亲子班每月400元,每月上4次课,满一年方能入园,入园时不够一年的需要补齐一年的亲子班费。”省会裕华区风尚水郡小区居民赵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现在裕华区第六幼儿园上学,当初为让女儿上亲子班,他们也是全家人托关系、找熟人,颇费周折。

   供给缺口大 布局不合理

  “户籍适龄儿童数量已将近公办园总容量的2倍,再加上非户籍的适龄儿童,本来就有限的学前教育资源只能更加短缺。”石家庄长安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也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省会廊桥四季小区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小区地处市区东南众美商圈,周边4公里内有数十个小区、数百栋居民楼,却仅有一家公办园,公办园数量太少、严重分布不均。

  石家庄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申玉兰认为,除家长们认为公办园教师队伍更强、教学质量更好等师资力量分布不均外,学前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公办园布局不合理、资源短缺、优质园比例偏低等。

   解决之道:如何有效缓解“入园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据了解,在这方面,有些地方已积极行动起来。以石家庄为例,今明两年,该市规划新建幼儿园94所,并逐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加快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其中,裕华区二幼、长安区三幼、桥西区三幼等幼儿园,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扩建或维修园舍,实现增容。另外,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

   提高民办园的吸引力

  积极扶持惠民型民办幼儿园,给予政策倾斜、补贴租金等,减轻适龄幼儿家庭负担。

  实现适龄儿童向民办园分流,必须要提高民办园的吸引力,而提高其吸引力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民办园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石家庄市长安区通过成立幼教协作组进行交流的方式,使得全区幼儿园教育水平得到均衡发展。据长安区教育局幼特教科科长董朝勇介绍,该区共有87所幼儿园,其中长安一幼、二幼等7所优质公办园供不应求,其他幼儿园则“吃不饱”。两年前,该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按照强中弱搭配原则,将全区幼儿园分成7个幼教协作组,分别由7所优质公办园的相关负责人担任组长。幼教协作组通过定期开展跟学互换、观摩教研、展示课、业务培训等,帮其他园提高教学水平。

  邢台市华星幼教集团则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定向培养老师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吸引力。该集团全面引进美国蒙式教学法和课程,开展一对一有针性的特色教学。同时,还将社会实践课作为最主要课程,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另外,该集团还和大专院校合作定向培养幼儿教师,与南京、杭州等多个优质幼儿园进行老师“对换计划”。“我们集团在邢台共开办了7家幼儿园,每到入园季,这7家幼儿园比公办园还要火。”该集团所开办的华星幼儿园园长刘艳辉说,“‘非公办园不上’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很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也将孩子送过来,这些孩子已占全园学生的60%。”

   保证公立幼儿园名额公平分配

  “公办幼儿园从不招亲子班,入园坚持排队原则,每个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从自我做起,不托关系讲人情批条子,给幼儿园招生增加负担。”近日,涿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宋艳忠告诉记者,该市城区的两所公办幼儿园都是省级示范幼儿园,面向全市招生,也曾长期饱受各种托关系入园、幼儿园经费不足、市民投诉不断等问题困扰。

  涿州市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排队入园法——孩子能否入园,均按报名当天家长的排队顺序,前面有放弃后面自动替补。这项规定已实施6年,目前,大家也都渐渐认同了这一“明规则”。“坚守‘明规则’,好处多多,虽不能根治公办园的“入园难”,但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家长和学校的矛盾,缓解幼儿园压力。”涿州市第一幼儿园园长李雪梅说,“明年,我们准备推行摇号入园办法,所有适龄孩子都可网上登记,报名当天现场摇号分名额。

   缩小公、私幼儿园价格悬殊

  提高了保育费,用经济杠杆分流部分适龄儿童。“成本核算经物价部门审核后,市一幼和二幼双双调高保育费收费标准,将保育费提高到每月360元。保育费提高后,幼儿园基本实现了自收自支,有时还略有盈余,根本无需开设亲子班创收。”宋艳忠说,该市一般民办园收费标准每月在四五百元,而原来公办园每月只收一百多元,价格的差距是造成公办园“入园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实践来看,该市公办园提高收费标准后,确实分流了部分适龄儿童。

  河北英陆律师事务所律师马辉进一步指出,石家庄市民办园每月的收费标准大都在千元以上,而公办园每月收费标准只有200元左右。公办园收费标准过低是众多家长费力抢占入园名额的重要原因,依据物价水平适度提高公办园收费标准,既能拉近公办园和民办园的收费差距,又能达到有效分流部分适龄儿童的效果。“这种市场化调控手段符合当下实际情况和市场规律,理应加强。”马辉说。

   声音:幼儿入园难 患在制度供给不一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关评估报告指出,目前幼儿园入园难普遍表现为入公办园难,质优价廉的公办幼儿园数量明显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此,新华社发表评论痛陈:公办幼儿园?太难进了!民办幼儿园?太贵了!幼师素质?差别太大了!

  所有这些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制度供给不一样。公办幼儿园享有更多的政策照顾和财政投入,民办幼儿园却像没爹没娘一样,在现实运作中,如履薄冰,自谋出路。而这背后,又是学前教育非义务教育化以及民办幼儿园非公益化所致。

  怎么破解这个问题呢?关键就在于制度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哪怕当前尚未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化,也该对公办、民办幼儿园一视同仁,按照同等要求,实行同样的财政补贴、政策管理与制度监管。说来其实也简单,就是参照义务教育的办法,一是将公办、民办幼儿园纳入同样的评级考核体系,按照不同考评级别拨款;二是同样按人头(生源数量)补贴经费。

  民办幼儿园的收费和教育理念可以和公办有所差别,但是同样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角色,各地理当为其提供无差别的制度供应。只有实现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教育资源均衡化,才能在这基础上让其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也只有对公办、民办幼儿园一视同仁,才能更理直气壮地要求民办幼儿园必须按照公益性事业的定位办学。当公办、民办幼儿园具有一样的底色,同样具有普惠性特征,家长自然不会挤破头想进公办幼儿园。

  学前教育备受家长重视,就在于人们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要让公办、民办幼儿园一样承担起提供优质学前教育的重担,首要条件是不能让民办幼儿园掉队,输在起跑线上。

  (据河北日报、京华时报、新华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