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政权:“三三制”倡民主新风

17.08.2015  00:10

阜平县人民在选举。(照片由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提供)

阅读提示

1939年,父亲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深入晋察冀边区,走访了15个县500多个村庄。”84岁的北京医院离休干部张国男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的女儿,她告诉记者,正是这次敌后之行,使后来为民主事业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李公朴,明确提出了“晋察冀是今天民主的模范抗日根据地,也是将来新中国的雏形”的观点。

在1940年出版的《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中,李公朴这样写道:“模范的抗日根据地,模范的抗日民主,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晋察冀边区,象征着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象征着新中国光明灿烂的前景。

无独有偶,抗战期间两次到河北各大根据地实地考察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埃文斯·卡尔逊,也曾亲切地称这里为“新中国的试管”。

是什么吸引和打动了他们,使他们做出这样的论断?

在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根据地这片热土,又怎样孕育了新中国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