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专利为产业发展谋篇布局

17.09.2014  13:03
编者按

今年9月1日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优惠开始实施。进入201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利好消息不断出现。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知识产权工作上拥有哪些优势、面临哪些问题,必将成为左右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本期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从产业、政策和技术等层面入手,剖析知识产权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自9月1日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优惠政策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又一轮发展良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实现销售2.05万辆,较2013年同期大幅增长。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的,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布局。截至2013年底,国内申请人提交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申请总量累计已达6万余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突破3万件。

可以说,正是因为专利的积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在行业内逐步拥有了话语权。未来,依托专利谋篇布局,依旧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近10年的发展历程,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我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基本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但在电池的基础材料研发等原始创新方面还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依靠研发创新以避免落入国外企业的专利围剿之中。

顺势而起 数量积累显成效

随着传统汽车耗能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不断恶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其专利数量的增长,可以说是顺势而起,取得了明显成效。欧阳明高表示,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上构建了完整的专利布局,在整车领域中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方面也拥有了相当数量的专利积累,诞生了比亚迪、奇瑞、天津力神等一批优秀的专利优势企业。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院校也建立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专利体系,整个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有关负责人介绍,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项目上的投入已超过20亿元。据悉,比亚迪已先后掌握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这三项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提交了500余件国内外专利申请,并拥有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大量核心技术专利。”该负责人说。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汽车)也在2010年成立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公司,直接从事新能源研发、生产、销售的人员超过1100人。截至目前,奇瑞汽车已累计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5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00余件。“正是高水平发明专利的不断产出,使得奇瑞汽车已掌握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手段和产业化能力。”奇瑞汽车知识产权科科长李永杰如是说。

谋定后动 质量提升是关键

然而,数量上的全线飘红却并非意味着发展上的一帆风顺。2008年9月,全球新能源汽车业界三大巨头之一的加拿大Phostech公司在华提交的涉及磷酸铁锂电池核心技术“包敷碳”的发明专利申请获得授权。Phostech公司随即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生产企业谈判,并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此后,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张楚就该专利提出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目前,该专利最终被宣告无效,但此事也给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张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唯有提升专利的质量,才能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

逆境求生,需谋定而后动。“如何避免‘低水平、成包袱’的重复建设,做到‘高起点、是财富’的技术突破,将是左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结合奇瑞汽车的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李永杰也表示,建立大型专利数据库,通过专利分析找准技术突破口,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不二法门”。新能源汽车产业急需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尤其要针对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动态专利分析。

面对国外新能源汽车企业巨头在技术和知识产权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现状,有关专家建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构建行业专利池,制定合理的专利共享机制和防御机制,促进企业“抱团作战”,从而降低交叉许可成本,为企业可能会遭遇的专利纠纷提供谈判筹码或应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