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村”:中共治疆的一个办法
到9月下旬,热比娅·玉山来到喀什地区疏附县萨依巴格乡喀扎克拉村工作已有7个月了。
半年多来起早贪黑的住村经历,及她与同行的农业厅其他6名干部为这个村子带来的变化,让这位54岁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体会到,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性。
2014年3月,新疆启动为期3年的20万干部下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要求在全疆各级机关抽调干部在3年内轮换到1万多个行政村住村,做好群众工作。热比娅·玉山就是其中一位。
热比娅所在的喀扎克拉村有人口1763人,是自治区确定的贫困村,2014人均年收入8024元。这个数字低于去年新疆农村人均年收入的8296元,更比去年全国农村人均年收入的10489元低。
自治区农业厅的住村干部们,帮助喀扎克拉村建立起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月16日刚开业的巧娘手工艺品农民合作社是其中之一。
几名维吾尔族妇女正在缝纫机前忙着做活,旁边的柜子和桌子上,是她们的作品——用新疆特色纺织品“艾德莱斯”缝制的阿凡提和毛驴的布艺玩偶。
住村干部李慧敏说,她们都是当地农民,正在赶制一笔价值3万元的艾德莱斯布艺包的订单,这是热比娅厅长帮助联系的。这样,可以帮助村民提高收入。
在维吾尔族人口占多数的南疆,男人在一个家庭中起主导作用。“要想把妇女们召集起来学习培训手工艺制作,并达到可出售的标准是非常困难的。”热比娅·玉山说。
刚开始,一些妇女的丈夫不同意。热比娅和她的同事就上门去做这些丈夫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支持妻子,帮助家庭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热比娅把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单秀梅三次请进村来,开展手工培训,并选派巧娘手工艺合作社领办人吐尼沙古丽赴北疆培训。
令热比娅欣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劝导和严格培训,这些妇女走出家庭,成了合格的手工艺人。
虽然开业时间不长,合作社的工艺品已经迅速进入了内地市场,订单不断。当热比娅把妇女们人生中亲手挣来的第一笔工资1600元现金当着800多位村民的面发到她们手里时,这些妇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李慧敏说,全乡还有100多名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妇女申请加入合作社。
正在缝制艾德莱斯包的40岁巧娘希尔古丽·别克带着1岁零3个月的女儿一起来合作社上班。她干活,女儿就睡在旁边的桌上。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让她在家里变得自信,也让她产生了供孩子上大学的念头。
热比娅说自己半年来苦口婆心的努力,在村里的妇女中间见了成效。“能感到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越来越多的妇女愿意主动来村委会交流谈心,或参加我们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
热比娅来到基层发现,如今农村的许多村干部,年纪大、文化程度低,缺乏学习和创新的精神,甚至有不少村支书是文盲。如果住村干部走了,缺乏有能力的人引导农民,未来的发展依然堪忧。
于是,他们的另一项努力就是培养接班人,选拔农村里敢做敢想的年轻人在村委会担任职务。经上级党委批准,在工作组推动下,喀扎克拉村有三名年轻人第一次参与竞聘团支部书记,村民们民主投票选出了自己的书记。大家都觉得很新鲜。
据悉,住村工作组培养的新接班人,将在未来在新疆农村的村委会担当重任。
在新疆,帮助农民致富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关涉到社会的稳定。
村里共有7座清真寺,村民经常去,宗教信仰已经融入村民的生活。
“有的年轻人不懂宗教,可能都没读过几句《古兰经》,就因为无所事事,有时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就被煽动参加暴恐,这非常让人痛心。”热比娅说,“要引导年轻人勤劳致富,有正事可做。”
同样是住村干部的邓勇和热比娅有相似的观点。邓勇来自喀什大学,现在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兰杆村担任住村组长。
邓勇说,自治区已经找到了解决新疆农村问题的办法,那就是“五把钥匙”——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
邓勇说,工作组深入村里每家每户探访,在村民的院子里,以他们最能接受的聊天的形式,告诉他们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和真正的宗教信仰应该为何。
20岁的兰杆村村民茹仙古丽有一张俊俏的脸庞,她戴着红色头巾,细眉弯弯,微笑着招待客人。而去年此时,她整日身着黑袍,头戴黑纱,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丈夫劝她脱去也不管用。
住村干部请来了宗教人士,为妇女们讲解《古兰经》和维吾尔族的传统习俗、服饰原本是什么样的。茹仙古丽说,这些讲述让她意识到了自己的盲从,感到惭愧。她脱下了黑袍,重新系起维吾尔族的花头巾,穿上时尚的裙子,“这才是年轻的维吾尔族女孩真正的样子”。
喀什大学住村工作组还在村委会大院成立了“80后、90后夜校培训班”,对年轻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当地市场需求,教给他们修理、烹饪、泥瓦工、刺绣等技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兰杆村是喀什市的贫困村,人口多土地少。2014年,人均收入10065元。2015年,工作组争取努力实现帮助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