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泛滥还是亲情缺失 老年人为何“痴迷”保健品
眼下快到年底了,专门针对老年人兜售各种保健品、医疗器械的健康讲座越来越多,也不知道推销人员说了些什么,很多老人是如痴如醉,将自己养老的钱大把大把地拿出来,换回一堆价格不菲、用处不大的“保健品”。有人说,这推销人员太缺德?也有人说,这是老人亲情的缺失造成的。
剧情虽然是虚构的,但类似的案例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今年77岁的南昌市民熊先生是一名退休职工,早些年因为身体不太好,经常会参加一些保健品的推荐会,并不时购买一些。2012年10月,他女儿得了癌症。为了治好女儿的病,他更是四处寻医问药,大量购买各种药品和保健品。走进房间,可以看到阳台等地堆满了保健品,这些瓶瓶罐罐垒起来已经有好几层高。
这些好几年持续购买累积下来的保健品。时间一长,连熊先生自己也分不清哪些药是保健哪里的了。可是,为什么熊先生又会不断地买进这些保健品呢?
包治百病的产品功效,无微不至的关心问候,对一个孤单的老人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再加上持续不断地电话强攻,很快熊老爷子这块堡垒就被攻陷了。多年的积蓄几乎倾囊而出,更不幸的是,前段时间就因此遭遇了一起连环诈骗。
又过了两个月,熊先生又接到一名自称上海一派出所警官的来电,说之前的“副局长”和推销保健品的是一伙的,这个团伙已被端掉,赃款也已追回,受害者可以到上海去退赃。但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已经给老人请了律师,但需要老人先把律师费打过去。
就这样,短短半年内熊先生先后3次被诈骗人员骗取了十余万元。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今年10月,这个多次冒充公安诈骗熊先生的犯罪团伙终于被上海警方抓获。
而那些卖给老人的所谓保健品和“神药”其实都是三无产品,成本仅十余元,售价却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
经警方查明,上当受骗的老人遍布全国各地。据犯罪嫌疑人交代,有的老人特别好骗,像熊先生这样的“易上当”群体,骗子还给他们打上“星号”,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骗一次。来自江西的曾先生是一个具有多年保健品销售经验的业内人士,他告诉记者,很多销售人员明知道这些保健品根本没有作用,却仍昧着良心卖给老人,他们看中的正是里面高额的利润。
曾先生说,每个老人的身体情况各不一样,而这些保健品则基本上都是“千人一方”,不但没有它所宣称的神奇功效,有些反而会让老人吃出病来。
为健康而买的保健品反而会吃出病来,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老年人心甘情愿上当受骗呢?在曾先生看来,除了推销人员巧舌如簧,手段高明外,老年人缺乏关爱、内心空虚也是重要原因。
老人渴望温暖,再好的药也不如子女的关爱。要把这些“被保健品盯上的老人”解脱出来,除了加大对保健品行业的整治力度,更需要儿女多抽点时间陪伴他们,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此外,业内人士建议,国家也应该完善相关的卫生体系,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老人能够更加便捷地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老有所医。
对一些明显存在谎言的营销,老人们毫无判断能力,不能不说,这些老年人确实存在因缺少儿女们的关爱,认识上陷入偏激。营销人员的花言巧语恰恰是满足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年轻人在责备老人的同时,确实自身也该找找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