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京津冀如何一体化?三地官员话协同、谋发展

16.03.2016  19:49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陈林)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已有两年,三地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聚焦“一张图”、展开“一盘棋”的三地如何协同发展?哪些重点领域有了新突破?未来如何发展?两会间京津冀多位官员“发声”,“”协同、谋发展。

  协同发展开局如何?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这两年北京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头等大事,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现了协同发展的良好开局。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目前总体规划已经批复,天津坚持知进知退知止,携手京冀打破“一亩三分地”,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三省市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表示,去年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之年,协同发展已由顶层设计转入全面实施阶段。去年4月,中央印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了100多项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

  哪些领域有所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说,在河北沧州,北京现代四工厂去年6月开工建设;在河北曹妃甸,首钢二期于去年11月正式投产。三地医疗管理部门已制定整体规划,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已初见成效。

  黄兴国说,大交通体系建设方面,建成津秦、津保等5条高铁,“一小时通勤圈”初步形成。在产业对接方面,与北京在宁河区联合规划建设未来科技城,全市去年引进京冀企业850多个,总投资超1200亿元人民币。

  张庆伟说,在通信方面,京津冀三地取消了手机漫游费。在交通方面,京津冀之间开通了356条公交线路,实现了交通“一卡通”。在市场建设方面,北京新发地等一批市场搬迁到河北。

  未来如何协同?

  王安顺表示,将继续推动三地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进军。

  李士祥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和行政功能疏解过程中,配套教育、医疗跟进涉及到的资质互认、职称晋升等问题要通过改革,消除隐形壁垒,实现真正突破。

  黄兴国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使协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落实“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主动作为、发挥优势,坚定不移地抓下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庆伟用五点来概括,即: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贯穿河北发展全局的一条主线;狠抓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补齐河北发展短板两大任务;在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落实河北“三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全过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