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互联网成“痰盂”和极端情绪“存储器”
当多数国人在为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巨大伤亡而悲痛,不断出主意想办法,传递正能量时,有的人却在网上幸灾乐祸,说风凉话,甚至大肆传播谣言。所言所行、所作所为,让人愤慨。日前,中央网信办依法关闭、注销备案涉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谣言的50家网站和600多个网络账号。
互联网让人人都是“发言人”、个个都有“麦克风”,在这个无限的空间里,不论男女老幼,不论肤色长相,不论熟识陌生,人们可以诉说、倾听,可以畅想、怀旧,可以争辩、分享……这正是互联网魅力所在,但是很多人像在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中一样,错用这一平台,把互联网当成了“痰盂”,当成了“大字报”,当成了一个“筐”,当成极端情绪的“存储器”,随意吐槽、随地“吐痰”。
污言秽语泛滥,不文明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花样翻新。“网语如刀”,伤人无形。有的人随意对他人散布谣言、谩骂、诽谤,有的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有的发一些莫须有的帖子,更有甚者将网络当成违法犯罪的“摇篮”,利用互联网传播黄赌毒、敲诈勒索、传销贩毒。比如,有的网站追求“带血的点击量”,一方面喜欢标题党、围攻贴、泄愤吧,另一方面搞起“低俗营销”,披着高雅外衣,传播低俗信息。互动专区喜欢找一些不合时宜的敏感话题,图片版块以“选美、时尚”等名义,打起五花八门的色情擦边球。
网络戾气严重,网络暴力盛行。尤其表现在微博上,有的人整天找人“约架”,没有克制的互掐。有的人总是“天天带着刀,看看谁可以杀”,喜欢发一些血腥暴力的图片。有的人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然后“抽丝剥茧”,不留余地,恨不得将他人逼上绝路。有的人不管真伪,不论是非,打人者被拍手点赞,甚至被说成“怎么不打死她”。有的人喜欢对他人进行无限制道德审判。
主流意识形态情绪化抵触,负能量爆棚。一些人遇到爱国的言行,就搞恶意人身攻击,比如侯聚森事件。有的人遇到正能量事情,就说风凉话,帮老师打伞的孩子被骂得睁不开眼,甚至被定义为“谄媚拍马”。有的喷子,看不惯中国的一切发展,凡是官方宣传的,便罔顾真相地反对。有的典型的美分党,吃着中国的饭,却逢中必骂,逢美必捧,对中国的一切挫折幸灾乐祸,仇恨体制,仇恨党,带头鼓吹所谓的普世价值、西方宪政,鼓吹新自由主义,质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的“公知”大搞历史虚无主义,昧着良心,歪曲事实,解构英雄,蒙蔽他人。近年来对雷锋、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等丑化,就是典型。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对每位网民而言,互联网再大,其所享有的自由也不可能是没有边界的。网络空间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为了清朗的网络环境,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可谓上遵中央要求,下应百姓渴望,联合相关部门,不遗余力,采取了系列举措,对网上自由、秩序进行规范。可以说,从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到现在一年多时间,网上舆论乱象得到遏制,网上发声更趋文明理性,互联网风气为之一变,互联网“成为治国辅政、凝聚共识的助手,而不是污染思想、搅乱社会的推手”作用初现。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网络空间极端情绪发酵,网络意识形态非理性情况严重,距离“为民、文明、诚信、法治、安全、创新”的清朗网络空间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一方面加快立法建设,增强网民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互联网空间的传播秩序,尽可能让每一位网民发出理性客观声音。同时,深化互联网底线意识,保障不同意见的自由表达,最大限度扩大多个舆论场的社会共识度。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主体要对症下药。比如,对公知、喷子,对自干五、五毛,对老中青不同年龄阶段的网民,都应有相应的引导方案和策略,让每个人都能理性看待网络乱象,提高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抵制不良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倡导网络文明。
总之,网络是大家的言论场,是自我展现的“客厅”,理应成为活色生香、传播正能量,每位网民心向往之的地方,而不是伤人的消遣,更不是“痰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