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村服务,需要一个生动的“场景”
2014年以及更早的时候,“互联网+”的说法还未流行,“互联网+”的行动还只是自发的、零散的甚至是被动的。
2015年,以政府的名义正式提出了“互联网+”,由此开启了全面而声势浩大的“互联网+”行动。
在互联网接近普及和互联网应用已有一定基础的城市,“互联网+”可以说不存在什么难点,而且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本地生活服务O2O的兴起和蔓延就是明证;但是,在互联网远未普及和互联网应用非常有限的农村,要实行“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定是困难重重的,而且要借助外力。
近年来,农村市场被前所未有的关注。
“电商下乡”、“农产品进城”等等生生把农村市场推到了电商的台风口,不过这对农村而言并非坏事,反而是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契机,当然也可以趁此机会开始“互联网+”。
互联网+农村,改变的不能只是“买”和“卖”,还要涉及到农村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医疗、教育、出行、社保以及办理各种行政事务等。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降低了互联网使用的门槛,加快了互联网普及的进程,在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但对农民而言,有智能手机不代表就连上了网,连上了网也不代表就拥抱了互联网,更不要说去利用互联网了。即便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人,又有多少人是通过互联网来解决衣、食、住、行、玩等各种问题的?
所以,要在农村实现“互联网+”,在初期需要引导。
而且,不能是简单、粗暴的方式,要是循循善诱的渐进式;不能飘在云端大谈互联网思维,要以“场景”为介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场景,对于习惯了传统购物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农村居民而言非常重要。
在我们中国,从互联网兴起到网购流行,大概花了10年时间。现在,要说服不会上网的农民在网上买东西,要告诉他们花了钱却不能及时拿到东西……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情,也不是光说就行的,而要有“场景”。
正因为如此,阿里、京东进入农村市场的方式,和以往的战略全然不一样。先以具有浓浓乡土气息的方式“刷墙”,刷出“存在感”;再在农民的身边开设实体网点,让他们“看得见”。
然而,具有乡土气息并不意味着就接地气了,“看得见”也不意味着就“看得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勤劳苦干了一辈子,省吃俭用了一辈子,不明白为了“生活好”不去努力赚钱而要“上淘宝”,也弄不懂“勤俭持家”为什么不靠自己要“靠京东”……
农民是最朴素的一群人,活得最踏实和实在,他们喜欢面对面的沟通和更直观、更简单的场景。
现下,进入农村电商市场的,除了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还有电商新锐力量,比如淘实惠。它虽然没有巨头的优势,但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淘实惠下乡的,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电商”。在河北迁安一带的农村,已经开始了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也活跃着“淘实惠”的流动电商体验店……大学生村官、村民代表不出乡就可以学习电子商务知识了,大爷大妈不出村也可以和年轻人一样体验网购了。
而且,淘实惠实行“互联网+农村”的方式,和其他电商并不一样,在淘实惠的县域体验店和农村服务站,都有电子智能屏。以电子智能屏打造出的“场景”,让网购和服务更简单、更生动、更智能,用过智能手机的人不学就会,没用过的也是一学就会。
还有,在淘实惠体验店内,无论是店面布局还是商品陈列,都在很大程度上营造出了传统购物的场景,能够在无形中拉近和农民的距离,从而引导他们慢慢尝试网购。
这种场景的存在,让网购从云端来到了农民身边,让虚拟的线上购物变得真实起来,应是“互联网+农村服务”的最好连接点,至少目前是。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都从线下走上了线上,有商品也有服务。但是,人们一直以来的消费习惯不会轻易改变也不会完全改变,商家和消费者的信任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就需要合适的“场景”来连接,连接“信任”,连接“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