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留人要有合力更要用心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根据全国24个省(区、市)上报的数据,4810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中,已有3561人落实岗位,其中2238人有编制,2788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从上报数据来看,定向生就业安置整体情况良好。但仍有一部分定向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甚至有人还没开始工作就去意已决。
细看一下定向生反映的问题就会发现,第一类问题是改革带来的。比如正在启动的人事制度改革,目标之一是建立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因此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淡化或取消编制,对人员采取合同管理。政策环境改变带来的变化,属于合同履行中的不可抗力,如果定向生获得了同类人员的待遇,就不能将此作为不履行合同的理由。再比如,刚刚全面推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使未来到基层的定向生更加合格。乡镇卫生院要为只在院里干两年活儿的定向生开5年的工资,不免会觉得亏得慌。但这样的制度安排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看是必要的,因此是不是也该考虑由公共财政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类问题涉及改革中的部门协同和配合。就业安置是一项需要多部门配合的系统工程,卫生计生、人事、编办、财政等行政部门要形成合力。但是一些地方当年为定向生政策发文时,有的部门没有参与,因此定向生落地安置时就碰到了诸如编制等问题,导致财政无法安排人员工资预算等,进而影响基层接收定向生的积极性。各地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应该以大局为重,支持医改强基层举措,按照国家规定尽快解决这类问题,避免财政在培养定向生方面的投入打了水漂。
第三类问题是部分人的衙门作风让定向生伤了心。对上述问题,本应对定向生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但是少数办事人员的冷漠和推诿,不免让定向生产生了“基层到底需不需要我们”的疑虑,更会对他们未来职业发展路径的设计产生负面影响。
为农村免费培养医学生,让基层得到和城市一样受过正规教育和规范化培训的人才,是从人才上强基层的重要举措和制度性安排,这是为深化医改打基础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是不是走得好,对后来者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客观地说,让定向生安心下基层,并下决心留在基层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因此,更加需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用心做好顶层设计,排除政策落地的障碍;也更加需要基层以真诚之心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安置,用心为年轻人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如此,学成归来的定向生们方能安心基层,人才培养的资金才能真正惠及基层百姓,医改强基层的目标才有可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