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审计思考
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审计思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想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归根结底和政府投资密不可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征程中,作为审计部门,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监督和保障,积极通过政府投资、创新投融资机制等多种手段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当前审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以南漳县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审计监督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投资审计难覆盖。今年来,南漳县组建了新型城镇化项目库,项目库共有四大类125个,总投资740亿元。如何选好配好投资项目,用好管好项目资金,营造良好的项目秩序和发展环境,审计部门难辞担当。但在平时审计中,对政策性、规划性、科学性、重点性、程序性、标准性、监督性等很难把握,缺乏统一的标准,无法实行对政府投资项目分类管理。按照防范风险、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的原则,对政府投资的项目依法有计划的进行前期审计、结算审计、跟踪审计、竣工决算审计、绩效审计和征收土地补偿资金审计,是审计部门的重要职责,但往往在程序上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业务主管部门无意识,导致诸多环节流于形式。
2、投融资机制不够灵活。尽管南漳不断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力度,但目前南漳财政仍属于吃饭财政,财力相对吃紧,城镇资金缺口较大。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举债大多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潜在的财政风险面临增大趋势。加之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能力低、融资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目前城建资金主要依靠土地运作或其他财政投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主要面向大的国有商业银行采取银行贷款形式,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一旦政策变化,很容易出现融资难题。
3、产业支撑难以形成合力。由于缺乏国家或省级层面的政策依据,基层整合涉农资金的违规风险较高,主要是涉农资金点多面广、管理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尽管南漳已经建立了初具雏形的产业体系,但农业上仍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不明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促进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较弱。
二、审计监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争取
1、积极争取中央政策支持。通过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的统筹力度,积极建言争取中央设立统筹城乡发展专资金,通过奖补或贴息等形式,支持南漳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建议中央出台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财税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集中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
2、积极规范政府投资政策。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的全覆盖。从招标控制价开始,招标控制价审计具有理顺投资审计法律关系,降低审计风险等的功能,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中存在的造价水分通过审计予以挤出,降低审计诉讼风险;通过再造审计模式,积极防范中介风险;细化审计流程,严格控制责任风险;强化复核复审,严格审计风险防范。实行招标控制价审计后,招标控制价审计成为招标投标工作的一种前置程序,招标控制价向社会公开发布,使以往的暗标招标变为明标招标,这对于推动招标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投资管理发挥了较大作用,维护了招投标管理的严肃性。
3、进一步规范投融资机制。把关注点集中到民生、民利上,通过对涉及民生的城镇化建设部门的审计,逐步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城镇化建设投资体系。强化财政资金和政府引导作用,通过财政奖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旧城改造、新型农村社会和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的积极性。
三、审计监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强化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引导、带动作用,促进产业优化配置,构建“分工明确、梯度有序、特色突出、规范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强化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积极开展新型城镇化绩效审计力度,推进有效、有限政府建设。坚持以促进和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管理,注重开发绩效审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效应,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和谐。
2、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统筹。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集中投入,形成合力,预防风险”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办要事,办一件成一件。统筹各类涉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各类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保障性住建设;统筹各类涉企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的扶持。
3、预防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风险。加大源头治腐力度,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审计既要为财政资金把关,又涉及企业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制定严谨、规范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对确保审计的公开、公平、公正至关重要。从项目立项到费用结算全过程,确保实行流程管理,规范审计行为,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李道立)